“咏诗,做人生观光客永远最高贵,可是有时不得不参予其中,奈何。”
咏诗看到这里,合上周哲文的信,蓦然抬头。
噫,这根本不是周哲文的口气!,
当时她太沉迷写信覆信,根本不去追究,也不想细究。
现在把信成迭取出细阅,才发觉信不似出自哲文手笔。
不过,人是会变的。
章咏诗刚自学校出来,何尝不是蹦蹦跳,活泼泼,当时,母亲同她说:“咏诗,庄重些,我怕人家说你是十三点。”到了今天,咏诗沉默得被同事认为城府太深,人怎么不变。
但是现在周哲文已经不在,咏诗把自己抽离了来看这些信,才开始讶异这一年他变得前后判若二人。
“咏诗,结婚也是好的,我总希望家中黑压压都是孩子,成日价鸡犬不宁,那样,日子容易过,只要弟弟不发烧,妹妹晚上不哭,已经是上上大吉,然后,他们长大、读书、创业、嫁娶,嘭,我们老了,我喜欢这种天理循环,正常的生活。”
咏诗曾为这封信笑得落泪。
周哲文会有这样的情怀吗?
她与他认识才九个月他便到纽约去了。
印象中周哲文热诚、爱玩、活泼,俊朗五官充满阳光,使人忍不住想接近他。
咏诗可没想过要结婚。
也许就因这样,才赢得他的好感。
咏诗喜欢哲文开朗的性格。
但正如一切大快活一样,周哲文有时会有点肤浅。
直到她收到这些信,她才把那个观点改过来,同时,她也不自觉地,轻轻地爱上了周哲文。
咏诗蜷缩到床上去。
年轻男女走在一起,分手,是很普通的事。
咏诗的家人见咏诗久不提起周哲文这人,满以为他们已经分开。
咏诗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周氏。
许多事,都放在心底好了。
每个星期六咏诗都会接受男生或女生的约会,吃一顿饭,喝杯酒,天南地北,聊个痛快。
但是感情生活却乏善足陈,一片空白。
夏季,某一日,秘书同咏诗说:“章小姐,有位冯先生今朝找过你两次。”
“是哪间公司的?”
“私人找。”
咏诗想一想,她并没有姓冯的朋友,待有空才覆吧。
隔了一日,电话又来了。
咏诗正忙,抬头说,“我耽会打过去。”
事后又忘了。
那日傍晚才想起来,只得明日请早。
她倚在露台看街景,电话铃晌了。
“章小姐,我是冯渊。”
就是那位冯先生吗,声音好熟,他从何处找来她公私两个电话号码。
他笑笑,“你忘记我了。”
咏诗想起来了,立刻说:“不,我没有,你是哲文的室友。”
“章小姐好记性。”
“你在本市?”咏诗好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