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晃悠着他的手,热情地说道:“李秘书长说的没有错啊,我们可不就是你的婆家人嘛,哈哈哈哈——”
“那咱们今天就是会亲家。”
李学武调侃道:“姑娘嫁过去了,好赖都得说一说,对不对”
“有事不能憋在心里让姑娘受了委屈,让婆家落了埋怨,娘家心里也不舒坦啊。”
“瞧瞧,遇见能人了吧”
胡可对着身后一同迎出来的几人介绍道:“红星厂的李学武秘书长,京城少有的俊杰,同红星厂李主任来过辽东的。”
他示意了身后的几人介绍道:“都不是外人啊,说是会亲家一点都不为过。”
确实如他所说,场面上的还真就不是外人,能坐在酒桌上一起喝酒的也没有外人。
辽东工业的几个企业负责人,包括电力、机械制造、航空、兵器、煤炭等等。
你说这些人都是有能耐,有实力的,怎么就依着胡可的安排,来陪李学武的酒了
不意外啊,胡可的职务也不低。
辽东的驻京办副主任,跟红星厂的副主任一个级别,那是真能拿的出手的。
而且,他是作为驻京的代表,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李学武讲说是会亲家,带来的是嫁到营城的姑娘徐斯年,对方看着现在的媳妇儿好,又带了几个儿子过来让他相看相看。
看什么
当然是看着好,能不能再配对。
红星厂的资本和技术水平,搭配辽东工业的生产基础,发挥出的效果已经显露。
奉城一机厂的变化是摆在他们眼前的。
将原有的业务进行拆分,成立单独的专业厂,而后再进行结构和经济上的重组。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展现在辽东工业眼前的,是焕然一新,充满了战斗力、释放了创新力、重塑了生产力的强大企业。
奉城一机厂的底子本身就不薄,亏的也不是内在,而是管理结构上的无能。
红星厂在完成收购以后,彻底打散了原有的管理架构,以红星厂最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一切以生产为目标。
包括双预案、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关办公管理条例等等制度的实施,让奉城一机厂彻底焕发了青春,震惊了辽东工业管理者。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辽东工业组织了多批兄弟单位前往一机厂调研学习。
可即便是红星厂没有藏着掖着,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改造过程,可依旧难住了那些来参观的企业。
不是改造的难度大,而是缺乏推倒重建的勇气和决心,也没有提供这种勇气和决心的保障和自信。
没有红星厂的兜底,谁敢对一机厂进行大刀阔斧地变革。
没有红星厂的基础,谁敢拆分一机厂进行专业化重组。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辽东工业正在进行尝试,拿出一部分企业来做试点,尝试着引入红星厂的管理模式。
试点的作用就是评估引入的比例,在不破坏原有的组织架构基础上,能不能实现企业破茧重生的目标。
胡可受辽东主管工业发展的陆副主任委托,特意安排了这一次的“相亲会”。
——
“喝这杯酒以前我得讲一句啊,”他按着酒杯看了李学武讲道:“不是我老胡不认亲,是你李秘书长太难请了,对不对!”
“呵呵呵——”
“我都把电话打他办公室去了。”
见李学武笑了,胡可指了他对一桌人说道:“他秘书跟我说,李组长下班得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