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倭作战,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使敌处处陷于被动地位。中日两军
势不可免的交锋在上海开始了。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军陆战队的一个小队首先冲入横溶路、宝山路地段,向中国军开火,仅20分
钟便停止。到了下午4时许,又在八字桥、通天庵、宝山地区向中国军开火,全面燃起战火,接着,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也一齐向上
海市区开炮轰击。
这天深夜,蒋介石向张治中下达了发动总攻击的命令。自此,为时百天的&ldo;八一三&rdo;淞沪会战迅速展开,以
中国为战场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蒋介石在这页日记里提出了&ldo;使敌处处陷于被动地位&rdo;的战略思想。
(二)
&ldo;共
产党乘对外战争之机会,发动其阴谋,当设法防制之。&rdo;
谁能想到,就在&ldo;八一三&rdo;淞沪会战危急关头,蒋介石竟然想到这一
层。
说怪也不怪,自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来,特别是卢沟桥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在我国
迅速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共产党为此作了艰苦的努力,为团结抗日
、捍卫民族独立,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蒋介石毕竟是蒋介石,虽则他急切希望红军出师作战以牵制日军,被迫停止&ldo;剿共&rdo;并开始谈
判国共合作问题,可是他仍怀着&ldo;防人之心&rdo;,&ldo;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do;。
事实胜过雄辩,历史可以作证,中国共产党的民
族大义是谁都否定不了的,且看中共促进两党合作的进程表:
1937年年初,为讨论国共关系和对日政策,国民党筹备召开了五
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立即作出反应,于2月10日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五项要求是:(一)停止一
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
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生活。如果国民党能够实行上述五项要求,共产党愿意
提出如下四项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
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三)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
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