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瞎子想了想,回答到:&ldo;好像听说过。&rdo;
苏翎端着酒碗,示意秦瞎子同饮,喝了一小口,接着说道:&ldo;这位戚总兵是大明朝少见的武官。最初以防倭建军,在浙江招募四千人按他自己的法子练兵,一生征战无数,据传光是杀敌斩首便有十万之数。&rdo;
&ldo;十万?是真的?&rdo;秦瞎子有些怀疑,辽东的总兵们可都是斩获首级的高手,但大多也就是几十而已,数百便是罕见,且这数目的水份还是免不了的。苏翎说的这位戚总兵竟然有十万,怎能不疑?
苏翎点点头,继续说下去。&ldo;应该差不多。他的队伍不同于卫所兵,也不同于京城的三大营,完全是按他自己的法子练的,他将这些都写进书里,叫《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我们的很多法子,便是出自这两本书里。&rdo;
秦瞎子是头一次听说这两本书的名字,自然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但光是那战绩,想来书中的内容便是不凡。
&ldo;戚总兵创立了一种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队,攻守皆备。咱们的小队阵势,便是取自这个鸳鸯阵,不过我改了些,让其适用在山里作战。&rdo;
苏翎缓缓道来,秦瞎子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
正说到这儿,秦瞎子张嘴欲再说什么,但还未开口,赵毅成便携着寒风进到屋里。
&ldo;问完了?&rdo;苏翎问道,这还不到小半个时辰。
&ldo;问妥了。&rdo;赵毅成挨着秦瞎子坐下,一边伸手在火上取暖,一边说道:&ldo;这人叫陈泽风,陈家的事我没多问。&rdo;
苏翎点点头,示意赵毅成继续说下去。
&ldo;咱们去白沙沟时,陈泽风带着三百多人则去了牛毛邬一带,不过没等站住脚,便被一股脑地捉到赫图阿拉去了。我刚才问了问,将以前得到的消息两下对证,落实了一些事情。不过陈泽风知道的不多,也问不出更多的。&rdo;
苏翎想想便就明白了,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赵毅成落实的事情,便问:&ldo;都是哪些事?&rdo;
&ldo;这努尔哈赤那边的一般女真百姓,他们叫诸申,奴仆叫做阿哈。&rdo;赵毅成也觉得这些称呼有些别扭,他们虽然一直在边境一带活动,可这称呼倒是很少听见,就连术虎也从未谈起过这些问题。
&ldo;阿哈?&rdo;秦瞎子觉得有趣,这两字说出口便变了味道。
&ldo;对,叫阿哈。&rdo;赵毅成接着说道,&ldo;还有他们的村子不叫村,叫什么托克索。不过,这些叫托克索的,不象咱们这边的村子,到有些像李家堡。所有的地都是那些首领的,种地的都是阿哈,可没什么佃户一类的人。&rdo;
苏翎与秦瞎子都静静听着,对于努尔哈赤的基层结构,苏翎这边还是所知不多。
赵毅成侧头想了想,在心里回忆着那些过去收集的零散的消息,过了片刻,才接着说道:&ldo;女真族人,原来的规矩是不会相互为奴的。即便战败被俘,只要有东西去赎,便就能回去。不过这努尔哈赤起兵后,这规矩便改了。所有俘获的人,不论是哪一族,都变成阿哈。还有那些诸申,若是犯了错,一样也被变成阿哈。这些阿哈什么都做,只要给饭吃便行了。那陈泽风带去的人,便都成了阿哈。&rdo;
&ldo;那不是会有很多阿哈?&rdo;秦瞎子想起努尔哈赤这几十年的征战,大多是胜的,这俘获的人可不是少数。
&ldo;对,很多。&rdo;赵毅成说,&ldo;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在东海一战,所获的阿哈便有数万。&rdo;
苏翎心中默默计算了下,说道:&ldo;照这么算,努尔哈赤不是拥有几十万的阿哈?&rdo;
赵毅成将那些消息中提到的数目估算了下,说道:&ldo;差不多,抚顺、开原、铁岭,这几战下来,都有数十万人口被掠回赫图阿拉,想必这些人都与陈泽风一样。&rdo;
&ldo;让这些人去种地&rdo;秦瞎子开始算另一本帐。
&ldo;肯定是这样,这可是花费最少的蓄粮办法。&rdo;苏翎说道。若是按大明朝,或者说千山堡的这种征粮税的办法,是远远不及努尔哈赤的这种托克索的。
&ldo;努尔哈赤将这些阿哈都分给他的儿子们,就是那些被称为贝勒的。不仅是阿哈,所有的缴获几乎都是这么分的。然后才轮到五大臣,就是费英东,还有一个叫什么何和理、额亦都,都是早年跟着努尔哈赤征战的武将。这后金的所有土地、阿哈,都在这些人手里。&rdo;
&ldo;那个叫什么诸申的呢?&rdo;苏翎问道。
&ldo;按陈泽风的说法,那些诸申也跟阿哈相差不多,虽说不算奴仆,可一样要按努尔哈赤的吩咐做事,一旦犯事,则被夺去诸申的资格。据说犯事的惩罚很是严酷,什么刺耳朵、刺鼻子、刺面部、刺腰或者乱刺全身,直到刺死为止。还有可能牵连到家人,比如说让犯者的妻子赤脚踏上火红的炭,头上再戴上灼热的大锅,直到折磨致死了事。&rdo;
说道这里,赵毅成似乎也被这惨状所影响,停下不说。
努尔哈赤的后金,便是这般一种情形,真要与大明相比,完全是未成开化的部族。眼下虽然屡屡战胜辽东,可这内里却仍然是这般模样。难怪被称一声&ldo;建奴&rdo;,被大明朝所蔑视,也是有些道理的。
&ldo;那些托克索倒是一个法子。&rdo;苏翎自言自语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