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果嘻嘻笑,“我还小呢不着急。”
……
周杏出嫁的时候,家里的光景才刚刚有起色,没那么好。
但也足足有三十六台嫁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房子田产以及铺子了,这些大头让村里人看的连连惊叹。
“这些东西向来都是留给家里的,怎么周家还给带到婆家去?这以后不都姓赵了?”
“是啊,这些东西,赵家不多的是,怎么还从娘家拿?”
“那怎么能一样,人赵家是人赵家的,这些东西带过去,可是人周杏自己的,收益都在她自己手里捏着,她自己手里有钱比什么都好,难道去了婆家用一文钱,还得朝赵家要?新媳妇哪里拉的下来那个脸!”
这就是村里极有见识的老一辈了,活了一辈子,虽然大户人家的日子没过过,但殊途同归,都是一样的。
村里说什么的都有,有羡慕的,有嫉妒的,还有不甘的,“那周家也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凭什么看不上我们家,我们家铁蛋差哪了?等着吧,赵家家大业大的,她嫁过去,以后多少苦日子等着她呢。”
可让她算差了,嫁了人的周杏觉得自己的日子空前的好,连衣裳都不用自己洗了,家里有专门的下人。
每天清闲的只能绣绣花,是她从来没想过的好日子。
赵家上到老下到赵阳都挺好相处的。
她嫁过去的第二年就给赵家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元哥儿的出生,让赵家人高兴坏了,这才是第二年啊,周杏就诞下一子,以后日子还长着呢,而且这一胎生的很顺利,以后还能再怀。
又过了两年,周杏诞下第二子。
赵阳有了两个儿子,周杏打破了赵家几代单传的传统,几个老的一高兴,将掌家大权都交给了她。
老太爷把手里的东西也渐渐地移交给赵阳,反正他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那就早些接手家里的生意,历练的久了也就得心应手了。
这个时候,周家已经不得了了,哪怕是在云州也能排得上位置。
两口子背靠着周家这棵大树,生意越做越大,家业越来越多。
到周杏的女儿出生,家里的产业已经翻了四五番了,凭着周家的关系,在云州所有人都要礼让三分。
周杏满足了,她对赵阳道:“我这一辈子前十几年过的都是苦日子,但自从嫁了你后,过的全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赵阳笑道:“你就算最后没嫁给我,你这一辈子都不会过得差,你可是周家的女儿啊。”
凭着周果如今的地位,跟手握实权的几个大舅哥,嫁给哪家哪家也不敢亏待了她啊。
周杏笑了,脸上浮现出骄傲,“那是,我们家果果跟小叔厉害,其他人也不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