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出山洞,见财物还没有清点完,官兵们,除了站岗放哨的,全都围上去看热闹。
他们当一辈子兵,也没有看过这么多的缴获,按照战场上的规矩,他们这次出海,挣的钱够花两辈子了。
连王安都被吸引,带着护卫,往那边去看热闹。
舜华问:“你怎么处置那些财物?”
“丫头,你有啥意见?”
“那些大陆运出来的,丝绸、茶叶、药材、瓷器等等,就不必往回运了,留给汪海继续交易。
那些交易回来的香料、珠宝、银子,肯定要运回去。
对了,你们准备给皇帝他老人家多少股份?”
“这个,得看王公公的,皇帝既然不放心我,派他出来,就由他说了算。”
被抢劫的五船财物,加上从海盗们的山洞里抬出来的财物,清点了整整两天。
光是白银,就有八万多两,黄金一万多两,其它宝石珍珠,装了两箱,无法计数。
各种绸缎,两千多匹,茶叶三千多斤,各种药材,两千多斤,犀角八十六只,象牙一百三十六多根,胡椒等香料两千多斤。
经过协商,王安当场拿出一万两银子,和珠宝香料等财物,奖励给了船上的官兵。
余下的现银和黄金,都被他收缴起来,贡献给皇帝了。
剩余的货品,则全部交给王衍爵处理,也是他这一趟出海的报酬。当然,其中还有王安的一份,要等到把货卖掉,换成银票,再给他。
对于汪海的处置,王衍爵对王安和李九标说:“这些人也是大明的人,他们不上岸劫掠,就不算倭寇。
而且,有这些人在海上,佛朗机人才不敢侵略大明的沿海。
佛朗机海盗比倭寇更加凶狠,他们的武器也比倭寇先进,真要上岸抢劫,大明的百姓就要遭殃了。
留着这些人在海上,让他们与佛朗机人狗咬狗,咱们大明的沿海,还能得到一些安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九标和他的手下,从这一场海战中,得到了丰厚的报酬,他觉得两位王大人,待手下都不薄,他愿意听王衍爵的建议。
他痛快地说:“大人说得是,有这些人在海上,做咱们的炮灰,咱们水师也少出几趟海。”
就这样,王海这一支海盗,算是保下来了。
王衍爵和舜华,终于在南海上播下一颗火种。
至于那些商人,哪里还有货?那些货物,是水师官兵从海盗手上抢下来的,跟他们没有关系。
他们得官兵搭救,能保下一条命,能回家见到家人,已经是烧高香了。
王安做主,每人给银一百两,由汪海派人送回大陆。
王安还贴心地,给了他们每人一张缴税证明。说明:下次他们再来大陈岛交易,就用这张证明抵税,扣完为止。
王衍爵把商船上的生活物资,和大陆来的丝绸、茶叶、药材、瓷器等等,通通留给了汪海,让他跟南边来的海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