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展来说,渤海海军的缺点就是实战经验还是太少,这点和平倭水师比不了。
如果把渤海的战船给平倭水师的水兵,那平倭水师只需要五十艘三千料战船,就可以清剿藏匿去南洋的倭寇。
“笃笃——”
“进来。”
敲门声响起,杨展头也不抬的开口。
呼吸间,门从外向内打开,走进的却是胡纶的身影。
杨展见来人是他,直接从桌上一旁拿出了一封书信。
“这是我的亲笔信,只要你们见到我父亲,那这次的事情起码能有八成把握。”
“还有两成呢?”胡纶接过信,紧跟着询问一句。
“还有两成就是看我父亲能不能控制住陈瑄了。”
杨展说罢,再度低下了头,而胡纶闻言也点头转身离去。
不多时,渤海海军之中放下了一艘百料沙船,乘坐这艘沙船,胡纶向着西边的浅滩前进。
待他抵达,他便拿出了自己早早准备的扬州府锦衣卫令牌,从就近的衙门征募了一匹挽马。
乘骑这匹挽马一路向南,最终在黄昏时分抵达海门。
如今的海门已经被南军水师接管,利用扬州府锦衣卫的令牌,胡纶成功被渡船送往了崇明所。
此时的崇明岛还没有后世那么宽大,而是由一个主岛和数十个沙州组成的水师营地。
那些沙州之上,基本都设置了一到两处炮台,比胡纶掌握的数量还要多,显然南军水师并没有偷懒,而是在这段时间不断增加长江沙州的炮台。
不出意外的话,从此地到京城的长江水道上,还有无数这样的炮台。
饶是渤海海军船坚炮利,可在这群炮台面前,被逆流而上所限制船速的渤海海军就和活靶子没区别。
如果南军水师还在镇江、常州境内设置铁索横江,那想要渡过长江简直难如登天。
虽说铁索横江从东汉到如今出现多次,无一不是遭遇瓦解,可那是上游对下游的瓦解,而不是下游对上游的瓦解。
况且有晋灭吴、隋灭陈的两场典型例子,铁索横江的战术也开始渐进,逐渐从单一的水战变成水陆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
胡纶好歹也在渤海军服役多年,心里自然清楚如果南军水师拒绝向渤海靠拢,那渤海会遭遇多大麻烦。
眼下的渤海耗不起,每多停留一日,对于他们来说都多危险一分。
正因如此,胡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眼看渡船接近崇明岛,他整理了心情之后,跟随渡船登陆崇明所渡口。
在此处,数十上百艘大小不等的战船横亘江口,并且还有诸多被征集而来的沙船、乌稍船。
这些船,胡纶不用多想也知道是收集而来准备火攻的火船。
火船如果趁夜色顺流而下,那试图逆流而上的渤海海军会遭遇什么,胡纶都不用猜想,脑中就浮现出了一名名水兵点燃火折子,丢下火把后就跳入水中的画面。
这一艘艘火船所装载的火油和火药,足够炸沉渤海的战船。
“请……”
当水兵声音响起,胡纶也在短暂检查过后登上了崇明岛的崇明所。
之后的他被一名千户官接待前往了崇明千户所城,并在这里看到了数以千计的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