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时屏息静气,盯着这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这张地图中,南美洲的位置,插着一些小红旗,预示着南美饮料公司占有的地区。
豪尔赫叹了口气,“南极洲的谈判进行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能够收购完成?”
斯列泰答道:“南极洲的老板桑切斯不想出手,但是我会想办法让他接受我们的条件,豪尔赫先生,最迟今年下半年收购就能完成。”
豪尔赫闭上眼睛,似乎在想事情,许久之后,他睁开双眼,“那最少还得等三个月,斯列泰,比拉斯库,米国人来势汹汹,看来我们的计划要调整一下了。”
豪尔赫,斯列泰,比拉斯库,这三人就是前世大名鼎鼎的巴西啤酒三雄。
豪尔赫经营着南美最大的饮料啤酒公司——南美饮料公司,斯列泰和比拉斯库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们三个人最开始拿下了当时巴西最大的啤酒厂——布哈马,之后又收购了竞争对手南极洲,在当时成为了全球第五大啤酒制造商,在二零零一年的时候,他们又先后将巴拉圭、阿根廷等地的啤酒制造商收入自己的麾下。
2004年,南美饮料公司与比利时布鲁英特啤酒集团合并,成立英博公司,“巴西三雄”成功跻身成为英博集团最大的股东。之后他们更是一路披荆斩棘,收购了更多的公司,并取得更大的发展。其市场在不断地开拓。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他们又用五百二十亿美元成功将百威啤酒并入麾下,最终成立了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
当时百威英博的总收益是在四百六十八点八一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三千亿人民币,如果平均算下来的话,每天都进账八个亿。
当这三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肆搜刮的时候,就连“股神”拉菲特都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撑腰加油,并且和他们一起联手挖掘更多的金钱。
韩小东之所以要介入啤酒行业,其实也是受他们三个的影响。
除了啤酒行业利润可观之外,韩小东还要竭力保护华夏的民族啤酒工业,因为在前世,巴西三兄控制的资本血洗了华夏啤酒市场,从二零零四年开始,他们先是成功收购了东北老大哈啤,接着又在胡建、湘南、湘北、浙省等多地兴风作浪,收购了多个地区啤酒品牌,给华夏啤酒工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最典型的,当属湘北金泉啤酒。
九十年代,金泉发展迅速,1994年和大马金狮集团达成协议,联合投资3。3亿元,共建10万吨每年啤酒生产线项目,产能扩张至30万吨。
金泉迎来“黄金时代”,据统计,1994年至2004年十年时间,金龙泉累计产销啤酒3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70亿元。
然而,英博啤酒的到来,让这一切戛然而止。英博横扫了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合资公司的所有股份,其中包括金狮集团在金龙泉60%的股份。创始人被“扫地出门”,再也没有回到啤酒业。
值得庆幸的是,如果不是因为反垄断政策,百威英博收购南非米勒时,冰花啤酒也会被其加入“购物车”。反过来,得到反垄断政策的支撑,华兴啤酒顺利将冰花49%的股份从南非米勒手里剥离出来,助其逃过一劫,也让自己登顶内地啤酒销量榜。
占据世界啤酒市场销量宝座一直是豪尔赫的理想,为此他制定了严格的计划。
在收购南极洲啤酒成功之后,豪尔赫是想首先成为南美洲的销量冠军,因此他的下一个收购目标是巴拉圭以及阿根廷啤酒。
但是现在豪尔赫突然提出要更改计划,这让他的助手斯列泰和比拉斯库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豪尔赫先生,你打算做出怎样的变动。”
豪尔赫的手指指在了南美洲巴拉圭和阿根廷的位置,随后手指逐渐上移,直指北美,“按照我们过去的计划,速度太慢了,别的不怕,就怕米国财团抢先收购百威,所以我们先不管南美这边了,直接收购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