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一路欢歌简谱 > 88 这条不长的胡同里都有她走过的痕迹(第3页)

88 这条不长的胡同里都有她走过的痕迹(第3页)

“很多年前,你来过?”她问,梁甫点点头。

“去了美国,就没有来过,几十年了。”他叹声气,这样的梁甫,不是各种新闻报道的传奇,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男人,有着普通人一样的情感。

容易,触景伤情。

他这样,颇像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着割舍不断的情丝。可他不是北京人,陆欢歌也不知道他的祖籍是哪里。

她也该跟他姓梁,那么她的根是在什么地方:“梁家的老家在孚城,还是别的地方?”

他笑笑,不知何时,梁甫已经付完钱,在一家小店里买了几张明信片,这个年代,还有明信片这东西,实属可贵,上面店老板还给盖上了南锣鼓巷的章印。

梁甫把那几张明信片送给她:“来了,留些纪念,这是我给你的。”

他自我的称呼,小心又小心,从来急于求成地逼迫她喊他爸爸。

当她刚伸出手去接,梁甫想到什么,又转身走进了那家店,用笔一张一张写着,陆欢歌站在店外,看着梁甫微弯的背影,想起初中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她也有了同感,这是父亲的背影,为她。

再出来的时候,那些明信片背面每一张都多了一两行字,比如‘对不起,错过了你的成长,没有给你挽着手送你进教堂托付给你一辈子丈夫,以后,我会在你身边’、‘对于我来说,你永远是孩子,心里的痛与苦,在我面前你资本任性地发泄’……‘如果可以,我不会让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永远幸福,保持一份美好,以后还能感慨自己,不忘初心’。

这些话,要是说,会显得矫情,用笔写出来就不一样了。

陆欢歌拿着它们,上面是钢笔字,有些墨水还没有完全干透,叠着下一张,字体的边角有些花了,不影响它们的美观。

“刚刚你在问我什么?”梁甫刚刚听得不是很清楚。

“梁家的老家是孚城,还是别

的地方。”

梁甫竟然摇头,不知的模样:“我也母亲一个人带大的,这个问题要去问你奶奶,她活了大把年纪,我也这么老了,她还没有说过,来自哪里,只是给我冠了一个梁姓。”

原来,他也是来自单亲家庭,从小没有父亲,所以更能体会她,想给她爸爸的关爱,因为她已经没有了妈妈。

梁甫或许是怕她想远,又或者不想拿出这种事情,听上去像在她面前博得亲情上的同情:“不提了。”

“你不是想了解你的妈妈么,这条不长的胡同里,都有她走过的痕迹。”

那陆纪年说的就是真的,朱念当初离开后,确实是和梁甫在一起,不然,梁甫怎么会如此清楚,朱念在这里,两人就那样在一起生活了?

“当年你带着她离开了孚城?”

梁甫又摇头,她猜错。

“我比她离开早,在孚城工作的时候,公司里暗地斗争的厉害,都想将我还有一些骨干人物,从公司抽走,或者击退。我算幸运,进了广毅,广毅的前身你在一些报道也可以知道,我相当于从一个小城市里的大公司,进入了一个大城市里的大公司,怎么不叫幸运,他们给我的职位也不定,是广毅的总监。”

胡同里的道路并不宽敞,加上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显得拥挤。

她和梁甫穿梭在人群当中,并肩走着,梁甫还在讲:“可我万万没想到,她是生完孩子没多久,只身离开孚城来北京,当然,我并不知道,孩子是我的,知道也是后话。那个时候我得以上头的器重,小有名气,她很快找到我。她来找我,我如同捡了宝,可是又不敢亲近她,她有多孤傲,就会多以那晚的事情为耻辱。”

梁甫所说的和陆纪年说的,有一些一样,另外一些又不一样,一样的就是梁甫和朱念的确是一前一后离开孚城,但是陆纪年认为朱念是想和梁甫双宿双飞,事实却并不是如此,不过是陆纪年的猜想。

陆欢歌没有听完梁甫的话,却有一种感觉,绝对不可肯能如此简单。

PS:还有一章,会在十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