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一座十几层高的大楼,生生被流光从中劈开。
突然!
一道湛蓝光束从天而降!
20万公里秒的速度无法规避。
瞬间命中!
只可惜……
伤不到机甲分毫!
护罩轻易挡住粒子束。
是否受伤是一回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粒子束带来的冲击力,让机甲后退几步。
咻!
刚后退,又一道粒子束袭来,这次出现在它背后。
没错!
按陈皓给出的图画,粒子束都采取了斜射,并非来自头顶正上方。
第一击正面斜射,机甲在冲击下后退,第二击改背后斜射。
总而言之。
在粒子束冲击力下,机甲朝哪个方向后退,那个方向立即补刀!
“吼!”
机甲驾驶员怒吼。
他试图驾驶机甲腾空而起。
咻!
这次攻击来自正上方,直接命中护罩顶部护罩。
轰然巨响。
机甲被硬生生打回地面!
刚落地,之前攻击模式重复,总之就是机甲往哪去,攻击就从那方向来。
结果还用说吗?
机甲驾驶员骇然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法动弹。
被限制在小小一隅!
躲避?
以粒子束攻击速度,是绝不可能躲开的。
抵挡?
三分之二光速打击怎么挡?
再快的反应也来不及。
反击?
这就是核心点!
早在维纳恩湖之战,陈皓就已经获得了,强力机甲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