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叔好,我没有生病,是陪同学来的。”
礼数周到地打了招呼,周主任和陆家算是老交情,这两年就算来往少了,但逢年过节总是会登门拜访的,陆宇宁并不觉得他陌生。
周主任认真打量了他两眼,确定他不像生病的样子,便放心地准备离开,转身没走两步,又甩了两下手里拿着的纸质文件袋,倒过头来,让陆宇宁和他去一趟二楼。
陆宇宁不明所以,看医务室里没什么声响也不需要他帮忙,只好跟着周主任一路踩着螺旋向上的楼梯到了旧教学楼二楼。
周主任没有在招生处停留,反而拐了个弯,推开了安静的校史阅览室。
陆宇宁从没来过这里,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锦旗和老照片,很是新奇。
跟着周主任的脚步,停在立着江城中学缩小版沙盘模型旁的一面墙上,这位中年老师指了指一张玻璃相框里的黑白照片。
“之前校庆的时候,老校友捐了一批上世纪的江城中学学生毕业照,我整理的时候发现了这张合照,这还是建国以后,江城中学恢复办学的第一批学生的照片。”
陆宇宁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虽然看得出来照片很有历史,但是内容却是很平常的三排站立式毕业照,学生们的面容都有些模糊了,看着身上的衣服都比较破旧,但是精神气都相当好,各个昂首挺胸,满脸笑容。
不太明白周主任的用意,陆宇宁为难地摇了摇头。
周主任也不多说,取下相框,把照片的背面露出来面对着陆宇宁。
上面是用很工整的钢笔字排好的学生的名字,陆宇宁眼光扫过,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陆鼎言。”
这是他爷爷的名字!
看他微张着嘴全是惊喜,周主任温和地笑了笑:
“你爷爷就是江城中学建国后第一批毕业生,还因为学习优秀,上的是免学费的特殊班,后来他毕业当了老师,也算是回报社会了。”
从没听过爷爷讲这段历史,陆宇宁不敢置信地盯着照片上头发剪得不太整齐的瘦弱男孩,依稀能看出陆家人遗传的高挺鼻梁。
“那时候,我爷爷的生活这么困难吗?怎么衣服上全是补丁啊?”
陆鼎言的毕业照瘦骨伶仃的,简直是营养不良的标准身材。
“岂止是困难,那时候你曾祖母改嫁到江城,带着你爷爷艰难度日,又遇上饥荒,饭都快吃不饱了,要不是你爷爷争气,在学校读书还能拿每日补贴的一个馒头回去填肚子,恐怕都活不到今天了。”
周主任坦言,这些事也是后来他专门登门拜访陆老爷子的时候知道的。
时空穿梭六十年的来到如今,陆宇宁恍然看到了那个饿着肚子读书的坚强贫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