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总部经济、科研经济对地方的税收贡献,是地方独自享有的营业税,6%。
而且这部分贡献以外,消费随着链条的加长,还有巨大的乘积效应。
总部和研究院放在锦城,其实就是吴楚之对锦城这个家乡的最大支持。
严东明知道,这几年,不管是他,很多的锦城当地管理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锦城,到底以什么立城?
第二产业的工业大发展,确实能够带来很好的产业经济,但是子孙后代怎么办?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吃一代人的饭,不能砸子孙后代的饭碗,这是锦城管理者的共识。
但天府之国的千里沃土平原,难道只能发展低附加值的第一产业?
所以,除了几千年历史积淀带来的人文资源,还是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绿色第二产业。
吴楚之这样的产业结构,正是如此,一定会得到锦城地方衙门的鼎力支持。
这无需去通什么关系,因为这就是政绩。
想到这里严东明心里通泰了,不过当他再次转变角色,换到自己的角度是,又疑惑起来,
“所以,小吴,燕京的软件研究院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后面你会搬回来?”
严东明很清楚,从吴楚之的长期规划出发,软件研究院放在燕京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孔昊那孩子自己也了解,说得好听一些是专注力很高,难听点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技术狂人都是如此。
他们或许可以成为顶尖的科学家,但顶尖的科学家并不等于顶尖的领导者。
需要有人去为他们打理日常的一切。
初期放在燕京,可能有公司还小,需要吸引人的考虑。
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管理还是成本计量,研究院都不适合放在燕京。
软件研究院搬回锦城后,那么自己何去何从?
吴楚之总不可能把自己当做一张擦桌帕,用了就扔吧?
吴楚之闻言笑了起来,“严伯伯,您别担心三年后没了去处。因为这就涉及到您未来的职业方向了。”
严东明闻言眉头一蹙,他勐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什么时候,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问题了?
特喵的!
这话术……
原本吴楚之说要来拜访,他还以为是来帮儿子说服自己。
没想到,这小子是准备老子、儿子一起端!
既然自己都要选择果核了,那么儿子肯定也跑不掉。
够狡猾的啊!
不过吴楚之的话题又让他心里痒痒的。
毕竟闲置了三年,整天窝在党史办除了看书看报也没个消遣。
陡然听闻还有人需要他,严东明其实心里很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