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靠着打马虎眼的本事一次又一次的卡住了粮食,让轩辕钊不得不在大胜的时候收兵,而不是乘胜追击。苏烁总觉得这个时间点有些太过巧合,因此他对大司农则多了几分怀疑。而大司农在看到他的时候有那么一刻的诧异,然后笑眯眯的朝着他点了点头,显然是有恃无恐。苏烁也礼貌的向他回了个笑容。两人表面上看涨去风平浪静,但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剑拔弩张。苏烁是轩辕钊的未婚夫,今天会主动上朝肯定是因为粮草的问题,而粮草供应不上必然是大司农的手笔。这两个人现在虽然看上去非常平和,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一会但凡有点事,这两个人都能掐起来。“上朝!”一个有些尖细的声音响起,苏烁看着坐在上面的皇帝,心里在思考一会要怎么说。因为北疆的事情,现在主战派和主和派又开始吵了起来。等到所有人都上奏完之后,苏烁呈上了自己的奏折。原本所有人都以为苏烁的奏折是为了给轩辕钊争取粮草,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苏烁的目的却是让皇帝彻查大司农。“启禀陛下,大司农年年都说粮食不够,我怀疑大司农是贪墨了粮食,所以才会让将士们发不出粮饷。”苏烁这话说的义正言辞,看上去完全没有半点私心。但不管是皇帝还是大司农都知道,现在苏烁就是在故意针对他。既然大司农卡了送往北疆的粮食,那么现在苏烁就要让大司农丢官,这很合理不是么?况且苏烁既然这么说了,手里就不会全无证据。大司农听到苏烁的这话顿时脸上有点挂不住,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是刻意压着不肯给粮食,这么多年除了武官之外没有一个人多说什么。结果谁能想到这位安王殿下身体刚好能上朝了,就想要直接弹劾大司农。“安王殿下,没有证据的话就请不要乱说,我知晓你是关心你未来的夫君,可也不能无凭无据的就这样诬陷老臣。”大司农叹了口气,好像受到了什么冤屈一样。“那大司农的意思是真的没有粮食送去前线,所以才不肯送粮?”“这是自然,”大司农扶了扶胡须,“我和轩辕将军无冤无仇,若非是真的没有粮食,我又何必做这恶人。”“既然如此,”苏烁也露出拉了个笑容,“那我就更加肯定大司农贪墨了粮食。”“陛下,请容我呈上证据。”皇帝点点头,然后看看到暗卫抬了一个小箱子上来,皇帝身边的林公公看了一眼,发现里面都是账册没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呈给了皇帝。皇帝打开账册看着上面的数字,一时不明白苏烁究竟是何意。“陛下,这是臣父王和母妃给臣留下的土地产出的粮食。”“这又如何,”大司农看了苏烁一眼,不明白他这个举动究竟是何意,“难不成安王殿下田地的出产还能证明老臣贪墨了粮食不成?”他声音中的嘲讽很是明显,显然不相信这些东西能证明什么。不过皇帝却是动了,心中有些异动。其实这些年他不是没有想要动过这些老东西,但是这些人老奸巨猾,并且盘根错节,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能找到切实的证据,很有可能造成朝堂的动荡。苏烁现在拿出这些账册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每年他上交了多少粮食。不得不说,苏烁这首还是挺聪明的。“正是,这些账册足够证明大司农您图谋不轨。”说完他朝着皇帝行了一礼,“陛下,父王和母妃给我留下了不少田地。”“在京郊有八十顷,黄县有一百五十顷,在烟洲则是由两百顷。”“其中京郊的田地种植的是小麦,另外两个地方种植的是水稻。”“小麦亩产三石,水稻稻谷亩产四石,脱壳之后也有两石半。”“八十顷小麦每年可产出两万四千石,黄县的水稻每年能出产大米三万七千五百石,而烟洲的水稻每年能收两季,合计能够产出大米十万石。”“单是我手中的土地出产的粮食就有十六万一千五百石的粮食。”“那么现在我想问问大司农,全国税收上来的有多少,京中官员消耗的又有多少?”糙汉将军vs娇弱小王爷(46)苏烁一双清凌凌的目光看着大司农,看上就好像很是漫不经心的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但大司农却知道,这个问题若是答不好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他深吸了一口气,朝着苏烁假笑,“安王殿下这么算就不对了,您的土地产出的当然要比一般的农民更多,您这样算可是……”“我打断您一下,”苏烁一听开头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我计算的产量是整个宋国粮食的平均产量。”“因为父母留下来的土地都是良田,并且给我种地的人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所以我的土地上粮食的产出要比这个多上四成,若是按照我的田地的产出算,大司农您恐怕贪墨的就更多了。”看着他还想说什么,苏烁又补充了一句,“每年我收上来的粮食会有八成交给陛下。”大司农正准备说的那句‘您产出的粮食再多不会对储粮有任何影响’这句话就这么直接被梗了回去、谁能想到苏烁竟然将手中的粮食八成都给上交到了国库。事实上粮仓里有粮食么?自然是有的,但他却不愿意送往前线,所以一直在哭粮仓里没粮食了,可现在苏烁说出来的这些话却让他的哭诉变成了谎言。大司农发现自己如今真的是进退两难,如果他承认手中有粮食,那么就是故意不给边关的将士送粮草。如果不承认,那么苏烁列举出来的这些数据都会成为他贪墨粮食的证明。这么多年他在朝中一直都顺丰顺水的,让他太过大意,今天差点在一个小辈身上翻了车,这足够让大司农惊醒了。他想着怎么才能将这件事先搪塞过去,然后将那粮仓里的粮食尽快销毁。没错,大司农即便是将那些粮食销毁了也不愿意送到前线去。“现在大司农你是不是应该解释解释那些粮食都去了哪里,不是我们一打仗你就开始哭穷没粮食么,现在呢?”一个将士有些沉不住气的说道。这么多年他们兢兢业业的在外面带兵打仗,但是每次一到关键时刻他们这些人总是在后面给他们拖后腿,还总说什么以和为贵。呵,上战场的不是他们,死的人也不是他们,他们自然能在那边说什么以和为贵。如果死的是他们的亲人,他不相信这些文官们还能说出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一时之间大司农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看着现在已经有些乱了阵脚的大司农,苏烁乘胜追击,“既然大司农答不出来,那不如换一个话题,阿钊究竟是什么地方得罪过大司农。”“之前我调查过,大司农虽然也卡别的地方的粮食,但北疆被卡的是最多,尤其是每次战事一旦大胜,这边的粮食就会突然供应不上。”“就好像……”苏烁笑了笑,然后才接了下去,“就好像生怕把北疆的土地收入我大宋的地盘,生怕阿钊打了胜仗一样。”苏烁的这番话让大司农的衣服都被冷汗打湿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苏烁竟然会这么敏感,明明他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举动,但对方就好像将他的所有行为都给猜透了一样。说出来的话太过犀利,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安王殿下说笑了,老臣也是宋国人,怎么可能会不希望宋国好?”他语气非常诚恳,但背后的衣服却湿了。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这位安王殿下的时候,他总是有种非常危险的感觉。苏烁看着他这样不再驳斥,将主动权交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