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亲卫的一声嘹亮唱和,终于打断了孙策的思绪:“昭义将军、豫州刺史、东安亭侯,张纮到!”
喧嚣的帷幕内顿时安静下来,孙策也亲自起身相迎:“军师来了,快快请其入内!”
张纮披星戴月而至,发髻上还带着凌晨的露水,面容非常疲惫,但来不及寒暄,他立即拱手行礼,问道:“纮拜见将军,臣闻将军正欲大举三军,发生了何事?”
“张卿且入座,让文和为卿介绍一下形势。”
贾诩立即站在舆图之侧,手指舆图上最明显不过的济水,说道:“袁绍大军既已攻破曹操,兵锋却并未停止,稍作整顿之后,又以曹营降将为先锋,渡过了济水,已经攻破了封丘、东昏、济阳一带。大军正围困黄县,距我大军只一线之隔!”
黄县即小黄县,这个名字如今还不显眼,但后世他有个响彻千古的名称,东京汴梁!
即便在如今,他的地位也已经显现出来,这里扼控阴沟水、鸿沟水和汴渠,三条漕运、沟渠交汇在此,乃是陈留境内之重地。
周瑜大军夺下陈留之后,立即就派徐晃率军三千抢占了这处战略要地。
徐晃所部精锐解烦军进驻在此,甚至连追杀曹操这种重要的战役都没参加,就是为了坚定的掌控这片漕运。
可以说有了这里,将来东南粮食转运北方,就可以效仿北宋,轻松的运来数百万石粮食。
有了这个基础,不论是袁绍还是关中都不足为虑。
此时此刻,已经保证了孙策最低也是一个北宋的疆域。
但袁绍可没有辽国那个战力,让孙策拥有了北宋的财富、国力,以及十几万开国精锐禁军,他一定能横扫天下,混元一统。
前提是,给他一个喘息之机,稍微休整一下北方的局势,安稳住人心,然后利用中原的人口优势,把军队规模从七万左右提升到十万左右!
所以面对如今的局势,孙策眉头紧蹙,对张纮说道:“按孤战前预期,袁绍无论如何都要顾及同盟声名,不会背信弃义,但缘何其依旧兵锋南向?”
据徐晃所部传言,在黄县一带,袁军围城部队不下三万人!
而且明显的是战斗状态,围城填河,随时准备发起进攻了。
张纮说道:“诸阁子瑜同河北有联盟旧宜,其谏言更是助袁绍打赢曹操,功莫大焉。将军宜急遣其前往河北,质询袁绍背盟之欲!”
孙策点头,说道:“子瑜已经星夜返回河北,去当面为孤诘袁绍为何兵戎相见。”
张纮说道:“此应有之意。但不论袁绍意欲如何,我等亦须早做准备。否则形势动荡,北方不复为我所有。”
袁绍可真是挑了个好时候!
豫州为江东新附之地,很多豪强、宗帅心里想的便是归降袁绍而非归降孙策。
只是为同盟之故,暂且归附在孙策麾下。
就在陈留一线,还有数万义师、群盗,想着怎么投奔向袁绍。
孙策一边厚赏关内侯以拉拢其中豪杰,一边派军队、将领全力整顿这支部队。
如果袁绍这个时候南下,怕是刚刚安稳的形势,又会板荡离乱,如烈火燎原。
因而张纮说道:“我以为群盗等之所以蠢蠢欲动,不安本分者,只借袁绍之威尔。当此之时,我等若固守疆场,只会导致野心如野火蔓延,动荡愈演愈烈。”
孙策精神一振,看向张纮,问道:“卿言下之意是?”
“应快刀斩乱麻,以长刀破竹之势,一举击破袁军!以敌未合之际,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孙策瞬间了然,有时候进攻不是为了扩大战争,而是为了挫败敌方的侵略意图!以武止戈,方能促进和平。
孙策当即说道:“若如此,孤当亲自领兵,北上进军,击破袁营别部!”
江东北伐虽然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