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那也能算人?那菩萨蛮、昆仑奴的地位难道还要跟诸夏贵胄相等?
这不是礼乐崩坏吗?
也就那些归化之民,赋税供职同于编户的山越,才被稍微高看一眼。
拿着同样的户籍,说着同样的话语,穿着同样的服饰,南方的士大夫们又掌握了话语权,所以才不敢有人胡乱物议。
而胡虏、乌桓也是有自己信仰和传承的,肯定不希望自己被驯服,所以他们才出重兵助袁氏夺易县。
至少要让宋军无法威胁幽州。
而胡骑的意图无疑是实现了,现在上万胡骑将城池包围,宋军连出城列阵都无法实现。
所以赵云转而向身后问道:“依诸君之见,我军当何以破敌?”
事实上当赵云颇有谋略,他是被后世误解最大的将领,也是《三国演义》最弱化的蜀汉将领第二名。
弱化程度排名第一的当然是诸葛丞相,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丞相智多近妖,仿佛是一个能掐会算的术士。
除了这被妖化到不真实的智力外,丞相几乎没什么才能。
但真实的丞相,那可是文韬武略,天文地理,政治律法,行军打仗,练兵治军,甚至清廉自律,文学修养都是当世顶级的存在!
就说一点,他的练兵有素,军纪森严的情况,就让后世无数将领为之汗颜,直呼天人。
他的蜀军将士在前线跟魏国百姓杂处而屯田,军队居然能够跟百姓和谐相处,秋毫无犯。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这可是蜀军,不是岳飞的那支有南宋财政供养的军队。
所以说军纪是否森严全在将领,而非在廪给是否充足。
杰出的将领,就是可以令士卒饿死不劫掠,冻死不拆屋。
因此诸葛亮才能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而赵云的被削弱跟诸葛丞相也是一样的,明明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政治谋略,战略规划,行军用兵都非常出色,但在《三国演义》里面就只是一个武高近妖的武夫。
赵云其实看到城外的形势就知道,今天的战事是无法进行了。
但这种话,不能由他这位三军主将来说,那会折三军锐气。
好在宋军中将才云集,贺齐很果断的说道:“今军行疲劳,攻城军乱,逢敌不可支,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虏兵焱锐,弗能持重,图之万全。”
眼见宋军据城而守,没有出战,胡骑更加兴奋,绕城而欢呼。
宋军诸将在城头上观看多时,很快就定下了克敌制胜之法。
尤其入夜之后,胡骑军队成群结队聚集在城外,设置好篝火,以度严寒,根本没有严密的营帐和周密的防护,更是坚定了宋军必胜之心。
赵云于是召集诸将,向众人说道:“以我观之,如今易县城下,皆为敌军胡骑,敌骑虽然慓悍,但军械、辎重不足,既无营垒为壁,亦无戎帐布衾御寒,只能生火饮酒以御严寒,一夜之后,待明日其战力必然为之钝。”
“其主将意在速战,必不惜代价,向我猛攻。”
很显然,不是有一人、一马就能叫做骑兵的!
城外这些胡骑,可能胡弓劲马,战力剽悍,算是呼啸燕赵的马贼匪虏,但绝对算不上是精锐的铁骑!
当然胡骑向来如此,别说是如今的乌桓、鲜卑了,就算是到了大唐的突厥、吐蕃,围困中原坚城也没有什么万全的准备。
像军营、壁垒、戎帐这种东西对塞外胡虏而言,委实将太过高级了。
他们缺的不是眼光额,而是真真切切的缺物资。
普通牧民一天别说吃一块肉了,能喝一口肉汤那都是顶饱的口粮。
想想也知道,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