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实封的,孙策倒是不太在意。
毕竟整个南方都是孙策统治的疆域,而且他手里有吴县织造署提供财富,又有数万隶臣妾作物奴仆,经营园林、农场、官营作坊、造船船宫等等,府库中的财富根本花不完。
所以孙策才能为治下每一个青壮、鳏寡都婚配妻女,当然孙策没有像孙权一样,看见一个无妻平民,就把自己的小妾送给他。而是直接将军府出资,从秦淮画舫中选一位女子送给对方。
如今这个时代,贞洁还没那么重要。毕竟哪怕到了大宋,千古名女梁红玉嫁给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时,也只是一个官妓。
久经战乱的中原,男少女多是一个惨烈的现实,就这一次北伐,直接死在战乱中的青壮男子,军兵士吏,徭役民夫就不下十万人,至于间接而死者恐怕要有数十万。
难民流落南下,南方女多男少也是现实,孙策只能一边大规模的开创桑园茶园,发展纺织、炒茶,一边默许秦淮水上游船画舫的昌盛,毕竟这能给这些女子一个活路。
而除此之外,孙策与孙权相似的则是这个官职。
南昌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孙家头上。
其实比较有趣的是,孙权历史上从未担任过吴侯。
毕竟吴侯是孙策的侯爵,就算是孙策身死,吴侯也是由孙绍继承。历史上孙权继承江东,是被封为了讨虏将军、会稽太守,所以他的别称是孙讨虏,孙会稽。
鲁肃第一次见刘备,称呼自家主公即是孙讨虏。
合肥之战张辽抓到了一批东吴降军,张辽便问投降者:“此战之前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所以说孙权为吴侯,那是一个著名的误会,他在朝廷正式的封赏是等曹操称魏王了,才封孙权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孙策没想到,南昌侯这个爵位又被封到了自己身上。
这就有个问题了,南昌在豫章境内,如果将来自己要建国号,难道要跟宋武帝刘裕一样,先称豫章郡公?然后建号宋国,最后改元宋朝?
这个宋可是刘宋,而非后来的赵宋,以武德强盛而著称,所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虎,说的就是刘宋的北伐。
这么想着的话,孙策对宋这个国号还是挺满意的。也挺符合如今江东的形势。
既有刘宋的武德昌盛,又有赵宋的富庶税赋。
当然,赵宋开国之际,那也是武德昌盛,气吞强虏。所以伟人将唐宗宋祖并列。
基本上赵匡胤打出来的那些战绩,也跟神仙战绩差不多。尤其是对南唐的战事,凤州之战敌军号称十五万,赵匡胤孤身一人冲阵,直接一刀砍中敌军主将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副将姚凤一同擒获。
后来柴荣给了他两千部队让他进攻扬州,于是赵匡胤下令: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顿时吓得对手不敢妄动,仅守扬州。使得赵匡胤率两千余众,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
两千多人究竟怎么斩首万余级的,也实在很难想象。
但总之这位太祖皇帝能结束五代十国这个残暴的乱世,也的的确确是因为自身已经是那个时代的武将天花板了,堪称一代军神。
北宋建国之后,天下依旧未平,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荆南),北面还有契丹扶持的北汉,结果被赵匡胤都逐一扫平。
如果不是因为驴车皇帝赵光义的骚操作,北宋那也是以武德昌盛而闻名的。
而除了武德昌盛,江东目前也是江南经济非常繁华。
由于北方的战乱,南方的承平,导致国家税赋要倚重东南,这与刘宋、赵宋的形势都非常相似。
不过称帝的事情还是太遥远了,不论是像刘裕一样建号宋,还是简单一点建号梁、吴,都不是不目前需要过多考虑的事情。
如今孙策要考虑的还是怎么迅速的消灭袁绍。
朝廷显然也是这个意思,汉室之所以封孙策为大司马,明显就是在挑拨孙策和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