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霸王龙皮卡 > 第327章 击败袁尚(第2页)

第327章 击败袁尚(第2页)

一匹良马就是为这种局势、地形所生啊,袁尚坐视宋军挖成深广两丈的沟堑,他一介主簿也无可奈何了。

随着李孚被押送到诸葛亮帐前,诸葛亮闻其胆略,亲自接见其人。

兵围下博以来,诸葛亮帐中就再非仅有宋室将校臣子了,河北世家大族、豪强俊杰都纷纷投效于诸葛亮营中,为宋军奔走。

而这其中最受宋室将校关注的当然是清河崔氏,清河崔氏这鼎鼎大名,大部分诸夏苗裔应该都听说过。

这可是后世著名的五姓七家之一,自汉魏以降,长期冠冕不绝、门阀不坠,李世民命朝臣编撰《氏族志》给天下大族排名,朝臣便以崔氏为天下第一门户,盛赞其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五姓七家甚至连李氏皇族都看不起,不屑得与其通婚。

气的李世民以强权相逼,下令:以皇族李氏为首,外戚(长孙)次之,崔卢李郑王等山东世家大族被列为第三等。

当然五姓七家虽强,也还是拗不过手握军权的皇帝,到了李治,这位天皇大手一挥,就下了一道禁令《禁婚诏》,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度世)、卢浑(卢溥)、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

虽然是天后武则天将这些顶级豪族杀的人头滚滚,从此衰落。

可从李治开始,这些大族就已经拗不过手里带刀的皇帝了。

伏惟手中握刀者可以作威作福。

如今亦然,宋军甲光耀日的大军明晃晃的执刀开拔进清河,清河的大族们也得认清现实,与宋军合作。

一味顽抗,宋军数以万计的钢刀,只需要一道军令就能将清河崔氏杀的一干二净,彻底将清河崔氏连根拔起,消失于历史长河当中。

而世家大族所擅长的也不是与军队对抗,他们更擅长的是长袖善舞,配合统治者稳固一方统治,在政治博弈中撷取利益。

所以世家大族们往往两头下注,在袁绍占据河北后,崔琰就在袁绍势力下效命。

而当清河被宋军所占据,清河崔氏便推出了另一位贤才崔林投效宋公,为宋军出谋划策,充任河北向导。

崔林虽然不如其堂兄崔琰生命卓越,但可谓是清河崔氏之缔造者,由于崔琰被曹操所杀,清河崔氏自魏晋崛起正是自崔林而始。

当然崔林最受孙策赏识的一点,就是他对异族的务实态度。

历史上崔林入曹魏朝担任大鸿胪,这个职位管的就是诸侯王册封、供奉以及负责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的事务。

崔林入朝后,龟兹王派侍子来朝见,朝廷嘉奖他们远道而来,褒赏给龟兹王非常丰厚的礼物。其余的各国都各自派侍子来朝见,来往使节络绎不绝。

崔林担心这些国家并不是真心归顺,只是想暂时取得魏国的庇护来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才通过互通使节,求得魏国的封号,而朝廷派人一路上保卫护送使者,损失更多。

动用人力,花费钱财来做这些无益之事,被夷狄所取笑,此长久之所患。

于他是写信给敦煌郡,让其取消此种兴师动众的无益之举,并录前朝时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之有明制章典可循,再无肆意封赏。

隋炀帝要是有这么一位能臣管理大鸿胪事务,也不至于搞出那么多荒唐事,二世而亡。

不过眼下,崔林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帮宋军了解河北的形势以及引荐河北豪杰。

李孚被宋宋军俘虏送到诸葛亮营寨,崔林便认出了此人,说道:“此非钜鹿李子宪乎?”

诸葛亮颇为感兴趣,问道:“其人素有名望?”

崔林点头,说道:“兴平中年,钜鹿郡人民饥困。孚为儒生,当种薤,欲以成计。有从索者,亦不与一茎,亦不自食一颗,故时人谓能行意。”

诸葛亮点头,这种意志坚定还清廉有品行的士人可以引以为太子宫中人才储备。

于是诸葛亮问道:“汝从何处而来?”

李孚现在是人事已尽,天命难违,已经无心再死扛到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