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人变多了,街上穿绢的人也多了,现在内城都看不到多少穿白布的人了,凡是穿白布的人,大多都是帮工,亦或者从外城进内城务工的。”
“是…是……”
朱高煦安慰了郭琰,并提到了郭英。
他们每人端着一盘菜,小心翼翼的放下了菜。
那十三四岁的小厮紧张的站在原地,其它小厮则是控制着脚步轻重,紧张离开了雅间。
“不该看的别看。”亦失哈语气不善,吓得这小厮哆哆嗦嗦的点头。
小厮很紧张,朱高煦见状笑道:“你先坐下,我有事问你。”
如今已经是永乐四年,而郭英也已经达到了六十八岁的高龄。
小厮说着自己眼中的南京城变化,无不彰显着南京城这三年来的繁华。
除此之外,南京城内还兴建了地下排水系统,每条巷子都有一个倒垃圾的井口。
朱高煦越是礼貌,那小厮便越紧张,因为他担心自己面前这位老爷有龙阳之好。
垃圾倒入之后,等到暮鼓作响,排水口的束水闸就会打开,秦淮河的河水就会涌入下水道,将垃圾冲入长江。
整套地下排水系统比较困难的,主要还是把它串联起来,尤其是隔开城中的小河,让所有垃圾可以冲入长江。
“我们的工钱也涨了,不过涨的不多。”
“家主,饭菜到了。”
他如果能挺过去最好,如果挺不过去……
等亦失哈把门合上,他走回了朱高煦身旁,而朱高煦也对小厮询问道:“你是哪里人?”
他一笑揭过,随后对这小厮询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他们并不知道朱高煦的身份,但从他身上的布料就能看出,这是他们酒楼惹不起的人。
“还有就是酒楼的菜价也涨了些,市场的菜肉价格有涨有跌。”
“有六个。”小厮紧张交代着,同时忍不住看了一眼坐在他对面的郭琰。
“回……回老爷,小的是江浦人,有衙门开的路引,来京城务工的……”
为此,朱高煦特意让人直接把城中各处入水口用沙袋堵住,让其暴晒一个月后再掘土修建。
这项工程进行了两年,用了不少砖石水泥,还被百姓和官员们诟病。
可事实证明,当工程宣布结束后,曾经诟病朝廷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开始享受起了这些方便。
“物价涨的多吗?”
朱高煦倒是没有因为一点小事就沾沾自喜,而是询问小厮生活方面的问题。
“涨的不多,各类肉食都涨了一文,菜每百斤涨一文,布匹那些倒是没有涨。”
“还有就是店铺和住店费用都涨了,好多人都想在内城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