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敢……”
&esp;&esp;“是我的意思。”赵泗摇了摇头。
&esp;&esp;“但也是大父的意思。”
&esp;&esp;“殿下又究竟要做什么呢?”李斯开口问道。
&esp;&esp;“变!大变!”
&esp;&esp;“变法?”李斯再次开口问道。
&esp;&esp;“不够……”
&esp;&esp;李斯幽幽的看着赵泗,似是在揣摩赵泗的意思。
&esp;&esp;“殿下想清楚究竟要做什么了么?亦或者说,殿下究竟想清楚要什么了么?”李斯开口问道。
&esp;&esp;赵泗闻声,皱了皱眉……沉默了片刻。
&esp;&esp;“臣并非什么都没做……书虽然尚未著成,但也写了一些,殿下可以一看。”李斯说罢,从旁边抽出三卷竹简。
&esp;&esp;“怎得不用纸张?”赵泗顺嘴问了一句。
&esp;&esp;“习惯以刀笔刻录了,重事我还是喜欢用竹简。”李斯笑了一下。
&esp;&esp;赵泗接过竹简,入目三个大字。
&esp;&esp;《三本论》
&esp;&esp;一本,曰以君为本。
&esp;&esp;二本,曰以国为本。
&esp;&esp;三本,曰以人为本。
&esp;&esp;赵泗仅看题意就知道,李斯,这真是再走一条新路了。
&esp;&esp;不过毕竟是旧时代过来的老东西,所以并未完全推翻法家以君为本的核心观念。
&esp;&esp;李斯不是法家的颠覆者,而是补充者。
&esp;&esp;君本论之外并提二重,曰国,曰人。
&esp;&esp;赵泗越看越觉得入神……
&esp;&esp;其实站在一个现代人的三观来看,君本论自然是不被接受的,甚至是可以完全撅弃的封建时代的产物。
&esp;&esp;但是,赵泗是储君,是太孙。
&esp;&esp;同时,这个时代也做不到这种程度的思想革命。
&esp;&esp;准确来说,一直到现代,君本才被完全推翻。
&esp;&esp;按照历史来看,两千年以内基本上不用考虑撅弃君本论。
&esp;&esp;况且李斯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是大秦的右相。
&esp;&esp;君本,对于李斯来说是绝不能被推翻撅弃的。
&esp;&esp;甚至于对于李斯来说在君本之外提出国本和人本都已经是十分有风险的行为。
&esp;&esp;所谓君本,是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