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反唇讥泼赖
问题。&rdo;而只在议程中提出一般性问题,同时又以撤退外国军队问
题属于政治问题为借口,而拒绝将&ldo;从朝鲜境内撤退一切外国军队
问题&rdo;列入议程。
李奇微对乔伊说得更露骨:
在谈判中要以&ldo;简短、生硬、有力的语言回答,只要乔伊说得
出,就尽管粗鲁&rdo;。
乔伊原本就是个行伍,要想粗鲁还不容易?
正好这时冒出了个记者问题,给了乔伊一个由头。
谈判刚开始时,美方要求让记者出席,中朝方则认为双方尚未
取得协议,不应让记者参加。而只有待完全达成了协议,举行签字
那一天,才可以让双方同等数目的新闻记者参加。
乔伊不管不顾,13日早上,带上一大帮记者就往开城去。刚走
到板门店,就被志愿军第四十七军第一三九师警戒部队拦住去路,
拒绝记者车通过。
海军中将乔伊立刻变成了一个无冕王们的代言人,一声招呼,
带上记者们掉转车头扭头回了汶山。
谈判只好中止3天。
李克农说:
&ldo;看来对方已没有凯南约会马立克时那样急迫了。&rdo;
毛泽东觉得不必在这些枝节上纠缠。
7月13日,他亲自起草了中朝方就记者问题给对方的答复,表
示同意双方新闻记者到谈判会场。
乔伊就驴下坡,又回到了谈判桌上。
7月16日,彭德怀致电谈判代表团的李克农、邓华、解方:
我们坚持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是有理的;以三八
线为界是有节的;争取提早结束战争,与朝、中人民是有
利的,但和谈并不一定是顺利的,可能遇到很多困难,甚
至曲折的过程,可能还需要经过严重的军事斗争。再有
两三次较大的军事胜利,才能使敌人知难而退。不管在
谈判中有多少困难,坚持和蔼的说理的态度,使谈判的责
任归之于对方。
根据这个指示,中朝谈判代表团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于7月16
日再次作出让步,不再坚持将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列入谈判
议程,而留待具体讨论军事分界线议程时再提出这一基本立场。
于是双方又在议程上讨价还价进行了10轮会谈。
&ldo;就像老牛拉破车那样缓慢而行。&rdo;乔伊后来这样形容道。
双方又开始在&ldo;撤出一切外国军队&rdo;的问题上扯皮。
这个问题美国人最敏感。
&ldo;撤退一切外国军队&rdo;,撤谁呀,还不就是&ldo;联合国军&rdo;吗?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