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集结在抢修现场附近的一个或几个安全区段内,等待部队抢修,
一经修通,列车立即一列紧跟一列向同一方向行驰。各列车之间
只相差5分钟,首尾相望,鱼贯而行,一列接一列地通过,在黑夜里
爬行。
就用这个办法,他们曾在一条单轨铁路上创造了一夜开往前
线47列火车的纪录,相当于和平时期行车数的25倍。
这个办法也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在路上遇上敌机轰炸,机车
不敢开灯,各列车相距又很近,很容易出现后车撞前车的事故。
这当然难不倒聪明的铁道兵官兵。
他们又创造了与&ldo;片面运输法&rdo;配套的&ldo;当当队&rdo;。
&ldo;当当队&rdo;就是在每列车的车头车尾布置的传讯人员,他们手
执空炮弹壳或其他发声物体,负责??望。一旦出现各种情况,他们
就按规定信号发出预定的音响。敌机临空时,只要他们一&ldo;当当&rdo;,
机车司机立即把烟筒的排气阀拧住,司机也当即停止加煤,以防冒
792
开
国
第
一
战
出火光。
听听好像原始得不行,可当时就是顶大用。
很多貌似厉害的高科技,要破解其实也很简单,关键看你敢不
敢愿不愿去想。几十年后,越南军民就用尿布破解过美国空军的
&ldo;人员嗅探传感器&rdo;,不一样把美国佬治得没脾气。
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往往也越脆弱。
与&ldo;片面运输&rdo;配套的还有&ldo;合并运转&rdo;、&ldo;顶牛过江&rdo;等。
所谓&ldo;合并运转&rdo;,就是将两组以上的列车联为一组列车,用2
~3个机车拖挂。
&ldo;顶牛过江&rdo;,这是在反&ldo;绞杀战&rdo;中创造的方法,当时桥梁被炸
后,一般只能晚上紧急抢修,往往要天明了还很难达到通过机车的
载重标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铁道兵官兵们就将机车置于全
部车厢之后,将一列车厢顶过桥面对岸,再由对岸的另一个机车将
这一列车厢拉走。
苏联顾问们对这个土办法赞不绝口‐‐‐他们在卫国战争时期
遇上这类事情一般来说都没招。
还有&ldo;抢22点&rdo;。
因为&ldo;绞杀战&rdo;中敌机轰炸多在22时~24时进行,铁道兵官兵
们便抓住22点之间的空隙,组织列车迅速通过封锁区。
还有诸如&ldo;水下桥&rdo;、&ldo;爬行桥&rdo;等战时抢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