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刘瑞林教授 > 电脑技术与汉语谐音(第2页)

电脑技术与汉语谐音(第2页)

一、假罗汉系列词

例词一,《现代汉语词典》:“叠罗汉:人上架人,重叠成各种形式,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汉语大词典》,《上海》所释全同。

儿童也有此种游戏。词的字面是动宾式,但表演节目的人并非佛教的罗汉,也不能说用“罗汉”比喻表演者,否则为何不说成“叠僧”、“叠和尚叠道人道人”早期指和尚)之类。原来,词的内部曲折形式和结构另是“叠摞、汉”的谐音。前两个字同义复说,“汉”指身体,才是宾语。如此,便文从字顺。

俗语以“汉”指人,如“蒙汉药”中,以“汉子”、“汉汉”、“汉仗”指人体,特指身长。旧时民间小曲:“高粱秆秆高,奴家汉汉小,三跑里两跑里就绊倒了。”大汉子、小汉子,犹言大个子、小个子。《汉语大词典》:“汉仗:谓体貌雄伟。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三:‘选将之法,与遇士不同,智勇固在所先,而汉仗亦须兼顾。’《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是我看那般人的汉仗气概,大约本领也不弱。’亦用以指身体个头。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王立堂几高的汉仗,几壮的身材,身当其境,也骇得面无人色。”’《厦门》:“大母汉:大个子。”

例词二,《柳州》:“罗汉竹:一种比较少见的观赏竹,是毛竹的变种,杆不高,下部节间短而肿胀,人工培育的特小品种可作盆载。”《辞海》同条:“竹杆较细。部分节间亦短缩而肿胀。作手杖及工艺用品。”都未及“罗汉”名义。

所介绍的情况与罗汉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称名的实际理据仅“杆不高”、“特小品种”这一特点,由“落汉”谐音成为“罗汉”趣假。落汉,犹低汉子,指不高。此竹是观赏性的,名字也有欣赏智巧。

《苏州》:“罗汉竹:质坚硬,可以制作手杖。”

所言坚硬而可作手杖,即因《柳州》所叙“下部节间短而肿胀”的特点。由于未注意称名的理据,所以介绍情况苟简。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汉语大词典》:“罗汉竹:一种竹名。下端形似罗汉,竹节紧密相连。江淮官话,湖北浠水。”

一根竹子,无论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或上下两部分,下部都只是逐渐比上部粗,必不会自然长成罗汉形象。竹节紧密相连,也不能说像罗汉。有此称的多数方言词典都不言此竹下端形似罗汉,此说只能是不切实际而误。

例词三,《扬州》:“罗汉狗子:比鱼秧稍大的小鱼的通称。”

由“落汉苟”谐音。苟,即不正,指未发育成熟而小。与“落汉”复说。

又,《南京》:“罗汉狗子:一种淡水鱼,深灰色,形状像塘鳢鱼,长一寸左右,常伏在浅滩底或贴在岸壁上。”

由“落汉”、“落旱”双重谐音。前者就仅一寸而谐音言“苟”。落旱,指常伏在少水的浅滩底或贴在岸壁上。

例词四,《济南》:“罗汉碗:较小的饭碗。”

《于都》:“罗汉碗:一种小碗。”

小,也必低,从“落汉”言。与前引民歌“奴家汉汉小”说法相同。

例词五,《济南》:“罗汉床:棕板上再铺一层藤席的床。”

棕板,即绷棕绳的床板,与藤席都是透气而纳凉的。由“落汗”的谐音而取名,纳凉即可消汗,止汗。

例词六,《柳州》:“罗汉果:一种药用干果,植株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卵形或长卵形,花淡黄色。果实近圆球形,烘干后入中药,有清热、止咳等功效。是广西特产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同条释同。

《广州》同条:“广西等地产的一种果子,干后做药用,可去痰火。”

《辞海》同条对药用详言:“性凉,味甘,功能清肺润肠,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但也不及“罗汉”名义。

据“清热”的功效,知称名是由“落嘆”谐音的。嘆,义为热,字或从“火”。古语词。《易经》:“燥万物者,莫嘆于火。”,可知此词当初应是通俗的:落汗果。

例词七,《汉语方言汉语大词典》辑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衣服》:“单衫曰罗汉衫。”

单衫从汉代起有“汗衫”之名。《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马缟《中华古今注。汗衫》:“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俗名或叫“汗榻”。“汗”实际是“透汗”的省说。质地轻软,易于透气即透汗。透汗,也就是“落汗”,谐音为“罗汉衫”趣假名。

例词八,《汉语方言大词典》:“罗衫子:汗衫。广东广州。”

当由“罗汉(落汗广省说。罗,为绸类,不吸汗。汗衫用布做。

例词九,《萍乡》:“罗汉巾:老式的洗脸手巾,用土布做成。”

由“搂汗”谐音求趣。该词典,“搂:搓;揉:领子、衫袖口易得累赖(脏),要多搂几下。”所以“搂汗”指擦汗。江西黎川话把洗澡巾叫“罗皮布”,字也当做“搂”。《黎川y‘搂:揉搓。”两地“罗”与“搂”同音同调。《说文》:“搂:一曰两手相切摩也。”

例词十,《广州》:“罗汉斋:一道著名素菜,用腐竹、蘑菇、发菜、面筋、时菜等合炒而成。”罗汉指和尚,和尚吃素,则任何素菜都可以称为罗汉菜,也可以称为尼姑菜、道士菜。特从罗汉取名,当是趣说,深层含有机关。此名的菜有两个特点,一是多种菜合炒,单样素菜不用此名。二是著名,因为其中的发菜、蘑菇,在以前属于“山珍海味”之中,罕有而不普遍。平常的多种素菜合炒,也仍是大杂烩,一般不叫“罗汉菜”。所以,称名便是由“罗罕菜”谐音的:罗有稀罕的素菜。

例词十一,《汉语大词典》:“罗汉菜:杂合各种蔬果烹制的一种什锦素菜。寺庙中常食。元鲜于枢《宝林寺》:‘童烹罗汉菜,客礼国师衣’”。

又,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第四册《饮食》:“罗汉菜:《香祖笔记》:陈友谅在南昌,喜食玉叶羹,乃以西山罗汉菜、曲江金花鱼为之。鲜于枢诗:‘童烹罗汉菜。’今人以荤素拼杂合而为之者,亦谓之‘罗汉菜’。”可见也可以不全是从“素菜”而言。总之,“罗汉(罕)菜”都应是多种菜组合为伍,而其中某几种罕见,或配伍组合稀奇。“西山罗汉菜”单指一种蔬菜,可惜不知详情。

例词十二,《南昌》:“罗汉:流氓。打罗汉:当流氓。”

曲彦斌《俚语隐语行话词典》:“罗汉:(隐)江西南昌流氓团伙指男流氓。”

由“裸汉”谐音。赤身露体被视为流氓行为。《汉语方言大词典》罗汉:二流子,无赖。赣语。江西南昌。赖和《善讼人的故事》:‘甘心把钱供给流氓罗汉。’”似仅由此例句逆推词义而未确。“流氓罗汉”当是通语词“流氓”与方言同义词“罗汉”复说。释义当以《南昌》为准。

例词十三,《全国各界切口汉语大词典。党会类。红帮》:“罗汉窑:混堂也。”

混堂,吴语,指澡堂。澡堂中人皆**。也就是“裸”谐音为“罗”。“汉”,指身体。窑,隐语指房舍之类。此与上例可互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