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巧妙的利用市委书记阮云南和市长黄河双方矛盾,在干部队伍里用了自己认为可靠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是阮云南阵营的,也不是黄河阵营的,双方利益点不一样,所以说,在一些关键负责人的任用方面,都是互不相让,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人选就顺利过关。
阮云南和黄河哪里知道,这第三方人选怎么会和韩景扯上关系?韩景这才过来几天?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事情,韩景做出来了,而且还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阮云南和黄河怎么会知道自己犯了错误?韩景一开始到了深港市,也是倍受冷落的,开始的一个多星期,几乎是没有人登门拜访,好像他这个组织部长就是个可有可无的,甚至有人觉得他根本就不存在的。
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策划的,不然的话,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要知道组织部长可不是闲职,也不是没有权限的职务。平常的时候,许多人巴结都挤破头了,有哪一个组织部长门前冷落过?
有人授意下,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除了市委书记阮云南,市长黄河外,还有其他的人吗?其他的人又敢做出来这样的行为吗?挑战组织部长的权威性,也不是一般人敢做出来的事情。
韩景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把这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他决定来一场漂亮的反击。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韩景提出了一项全新的干部考核制度,看似公平公正,实则是为那些他任用的第三方人选量身定制的展示舞台。
随着考核的推进,这些人的能力和业绩逐渐凸显,在全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阮云南和黄河这才惊觉,韩景任用的这些人并非他们以为的平庸之辈,而是有着真才实学,能为深港市带来发展的潜力股。
他们开始后悔当初互相争斗而没有阻拦韩景提出来的人事任命,现在想想也是十分懊悔,但是却为时已晚。自己都举手表决了,怎么好再反悔?只能咬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而韩景,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树立了自己的权威,还打破了之前被冷落的局面。那些原本对他不屑一顾的人,纷纷转变态度,开始主动靠近他,谁不想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多插几根羽毛呢?
深港市的官场格局,似乎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之前轻视韩景的阮云南和黄河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你想想吧!人家要是没有几把刷子,又怎么可能千里迢迢的从内地被调过来呢?
阮云南和黄河可以幼稚无能,但是,上面的领导不可能也和他们一样的,自以为是的阮云南,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
阮云南可是土生土长的东江人,祖辈都是渔民,靠海吃海,到了他这一辈子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知道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虽然说不是绝对的,但是,要是没有知识,绝对还是渔民。
要想渔民的后代不是渔民,就得读书,就得有学识,虽然是达不到学识渊博的水平,但是,达到了比下有余就可以了。
阮云南也很争气,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努力的话,笃定就是渔民,风里雨里浪里讨生活,他不想过着那样的生活,要是真的有南海龙宫的话,他或许还愿意当渔民的,因为那样的话,我有希望到龙宫,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行。
阮云南为了摆脱了当渔民的命运,十分刻苦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大学,虽然是一般的学校,但是,总算走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很有心机,又很会来事情的,在学校里除了拼命学习,还想方设法的找关系,找能改变自己境况的关系,找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关系。
有心人天不负,几年之后即将毕业的阮云南又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留校任教了,还担任政治思想辅导员,祖祖辈辈的渔民,终于在阮云南这一代成功登陆了。
留校任教仅两年的时间,阮云南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娶了校领导的女儿为妻,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也不算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但是,这事情对阮云南就不正常了,阮云南长的一表人才,又能说会道,不知道祖辈积了什么德,祖宗好几代人都没有出现他这样的人才,而他娶的老婆却是让人不敢恭维。
要身材没有身材,要脸蛋没有脸蛋,五大三粗的,据说体重超过了二百五十斤,唯一可以拿出手的就是她的家庭,老子是学校领导,老娘是组织部干部,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样的配置却生出来了这样的女儿,也许是配对时候走心分神了。
阮云南为什么娶这样的女人为妻?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阮云南自己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娶的女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就靠身底下的女人了,小不忍则乱大谋,阮云南当然是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女人了,除了肉多,靠着舒服外,几乎是没有其他的优点。
娶了校领导女儿后,阮云南的职务也是突飞猛进,在许多职位上辗转不断,两年后,终于转到了地方上任职。
深港市刚成立时,需要大量的人才,阮云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排除在外呢?他当然是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阮云南毫无悬念的进入了招商局,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阮云南终于正式的走入了仕途,走入仕途的阮云南如鱼得水,干得风生水起,两年多了就坐上了招商局二把手,要知道深港市还处于试验阶段,招商局的作用至关重要的,大量的招商引资,其中的弯弯绕绕,外人怎么知道呢?
阮云南在招商局任二把手,不但政绩耀眼,而且自己也挣得盆满钵满,具体有多少,外面的人怎么知道呢?
那时候的深港市各机关单位,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条件,试验阶段,是允许你犯错误的,摸着石头过河,怎么能不犯错误呢?
国家政策制度都是宽松的,鼓励你大胆去做的,大胆的去闯,就是有错误,也是有人兜底,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是上纲上线的事情,都是允许犯的,制度也是宽容仁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