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慧真大师找到王天二,道:“佛门修行,讲究四处化缘,参悟世间疾苦。你已入佛门一年,可曾看破红尘?”
王天二合掌行礼,低声道:“弟子未曾看破,愿下山历练。”
慧真大师微微点头,赐他一袭僧衣,一只破旧的钵盂,让他下山行走红尘,参悟真正的佛法。
“佛在心中,不在庙中。”
王天二便这样离开了万佛寺,化身一名云游僧人,行走于苍生之间。
他走过荒漠,看见枯骨遍地;走过战场,听见无数百姓哭嚎;走过富丽堂皇的京城,看见权贵争权夺利,满口仁义道德,却暗藏刀剑。
他也曾在破庙里为一对乞儿诵经超度,也曾在江湖茶馆中听人高谈阔论,也曾在风雪夜里,救下一个昏迷的女子。
他见过人世间最苦的事,也见过最可笑的事。
他渐渐明白,世间之苦,不是佛能解的。
有些人,信佛;有些人,信刀剑。
信佛的,未必能脱离苦海;信刀剑的,也未必能得偿所愿。
众生皆苦,各有因果。
三年之后,他再度回到万佛寺,慧真大师依旧坐在青灯古佛前,望着他,笑道:“施主,三年红尘走一遭,可悟得何事?”
王天二合掌低头,轻声道:“世间无解。”
慧真大师缓缓颔首:“无解,便是解。”
王天二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道:“弟子愿留寺,再不踏红尘。”
慧真大师点头,道:“善哉,善哉。”
自此,世间再无王天二,只有万佛寺中的一名无名僧人。
他每日打扫庭院,晨钟暮鼓,诵经礼佛,再未涉足江湖半步。
有时,也会有江湖人来寺中,听闻万佛寺有一位曾是盖世剑客的僧人,想要寻他比试。
可他们只会看见,一个穿着粗布僧袍的和尚,手持扫帚,低头扫着地上的落叶。
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他已不是那个杀人如麻的王天二。
他只是一个扫地的和尚。
多年后————
万佛寺的钟声在黎明前响起,悠远而低沉,似在为某人送行。
王天二盘膝而坐,身披旧僧袍,闭目含笑,静静地靠在古刹一角。他的手中,依旧握着那串菩提子佛珠,指尖微微用力,似是在做最后一次诵念。
夜色将散,东方已然泛白,微风拂过寺院,带起殿前枯叶翻飞,恍若旧时岁月翻篇。
他的面容枯槁,却平和安然,宛如老僧入定,宛如沉入一场安详的梦境。
只是,寺中众僧都知晓,这一次,他再不会醒来。
王天二,坐化了。
万佛寺的僧人们陆续聚集在禅房之外,望着那个闭目安详的身影,皆低头合掌,轻声诵念佛号。
晨钟在这一刻敲响,沉沉回荡于整座山谷之中,如同渡人彼岸的梵音。
方丈慧真大师缓步走至王天二身前,缓缓俯身,轻轻取走了他手中的佛珠。
这串佛珠,他曾用以念诵无数遍经文,曾用以压制心中的杀念,曾用以提醒自己不再握剑杀人。
慧真大师望着手中那已被磨得温润如玉的佛珠,目光幽远,低声道:
“阿弥陀佛。”
四周众僧齐声诵念佛号,声音如浪潮般起伏,回荡在清晨的山寺之中,为这位已然圆寂的故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