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槿的婚期定在八月,要提前阿玉一个月成婚,也好给薛氏操办的时间。
两个孩子的婚事都有了着落,薛氏直觉得忙得喘不过气来,唐宛又即将临盆,她更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只好接来了大梅帮着操持着。
前几年献松在淮县任职期间,也打听遍了当年那场大水的难民去处,除了找到了大梅的前夫,还有周姨父的小儿子一家。
薛氏大哥的孙子也在一处收容所做苦役,找到时都废了双腿,将养了好长一段时日才能下地,只是行走已是不利索了。
好歹是捡回了一条命,老薛家总算是留了一条后,薛氏也算是安下了一颗心。
其他的亲友实在是找不到了,薛氏的很多甥男甥女还有孙辈的,只知道小名,不知道大名,这上哪去找去啊!
唉!找回多少算多少吧!
周姨父不愿远离家乡,便同小儿子一家留在了家乡,献松给置办了一百亩地,又盖了新房,留了不少的银钱,足够他们富足的生活了。
周姨父说了,他们在此住着,若是有亲人还活着,许能找到他们。
这不,今天就接到了周姨父的来信,大梅的弟弟,三涛也找到了,诚如唐宛当初预言的,或许他们正好好的生活呢!
三涛生活的很不错,也难怪献松当时未能找到他,三涛逃出城以后便跟着一部分难民逃到了山东,他也回去寻过亲,也是一无所获,这次是跟着东家到家乡跑些买卖,看到了寻亲的文书,才找到的周姨父一家。
献松也觉得自己寻亲的范围太窄了,应当多省发布文书寻亲,于是便拟好了文书,发往山东,山西、南京等地,求当地官府帮忙寻亲。
三涛一家于四月初前到了京城,住进了大梅早给准备好的宅院,见到残疾的长子时难以抑制的悲伤哭泣。
不管怎么样是父子团聚了,又在唐宛这谋了个管事的差事,一家子便安顿了下来。
唐宛则是四月十二那日凌晨开始发动,从早上一直疼到晚上,这一胎是刷新了前面两胎的生产记录,足足折腾了十来个时辰,到了子时前才产下一对龙凤胎。
这可乐坏了阖府上下了,总算见到一个闺女的影了!
薛氏抱着襁褓中的外孙女,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被接来京城享福的陶氏也凑过去羡慕的不行。
“亲家弟妹,你说咱们两家咋这么缺闺女呢?我家大宝都生了仨了,还是个哥儿,吉安也生了俩了,都是臭小蛋子,我现在啊,就是盼着来个小孙女!”
薛氏抿着嘴了个不停,笑呵呵的说道:“这就有了,咱们六姐儿一出生啊,就带来好运喽,回去你就能报上孙女了!”
满府上下都围着新出生的六姐儿转悠,他的龙凤胎哥哥就孤零零的躺在一旁委屈的舔着被子边,唐宛叹息一声,忍着浑身酸痛抱过小儿子,掀起衣襟喂他吃初乳。
“小可怜,他们都不管你,就娘疼你,这珍贵的初乳不给妹妹吃,就给我的小可怜吃!”
小家伙张大了嘴,努力的吸吮着不出奶汁的乳头,累得面红耳赤,可是他不嫌累的一次一次的吸吮,终是嘬出了乳汁,哼哼唧唧的吃的香甜,没有一点刚才要累哭了的样子。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