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了唐志鸿几人才赶着车进了院,看着一番热闹的景象,又见媳妇身子大好了,一高兴,晚上不免是多喝了几杯。
薛氏也不拘着他了,这段时日也是辛苦他外出做工挣钱养家了,况且她这一病,相公就未曾沾过酒,献松下聘那日也不曾喝酒,今日高兴,便由他去吧。
俗语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二日一早,卢少卿便十分不舍的离开了唐家。
他在唐家这段时日,是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家骨肉至亲的感情,想想自己只顾着生意而忽略了妻儿,便不由得汗颜,回去后,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妻儿。
唐志鸿亲自送到了镇上,看着卢少卿离去的背影不禁眼睛一热。
千里迢迢的,再见不知是何时,若是自己的亲兄弟该多好,也能吃住到一处,再也不必分开。
神情戚戚然的赶着车回了高家村,又开始忙碌于东家走,西家跑的盖起了房子。
唐宛则准备着去京城送谢礼,人家王都尉为唐家解决了这样一件大事,是该亲自去谢了才是。
礼品自是要慎重准备才是,再不能是山鸡野兔的山货了。
这仙丹、鳞片镜子是必不可少的,王舅舅听了卢少卿的建议,近期制了不少的银质、木质镜框的镜子。
唐宛觉得普通的小镜子太过小气了,便托了王舅舅找匠人,将二十几片的鳞片合在一起,制成了一个与人同高的穿衣镜。
镜子制成之后,王舅舅站在那前面是前后左右的照啊,心想这一面镜子卖到千两金都不为过啊!
那一条大蛇的蛇皮也晒的差不多了,便又用蛇皮制了一套箭囊,王都尉是武将,应是能用得上。
礼倒是不轻了,可唐宛还是觉得件数少了点,怎么也得送个双数的礼吧,便又与首忠几人去了西山,挖那的参去了。
之前的那棵参祖宗,已经被王舅舅出手了,据说现在已经进了尚书老爷的府里,那人花了八百两银子买的参,换了个知县的官位,确是赚了。
唐宛几人再次到了那大蛇殒命的地点,还是一样的寂静无声,断树残枝,枯草破崖依旧。
大蛇殒命的痕迹犹在,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腐朽的味道。
初升的阳光洒在那搭起的拱桥上,像极了情深意切的一对恋人在互诉情肠。
看来这大蛇的余威尚在,死了快两个月了,那阴森恐怖的气息还是阻挡了其它猛兽的涉足。
几人依然很是小心的走过当初的战场,来到那棵大棒槌的家族旁。
人参还在,肆烈便又开始一系列的挖参参拜,他们此次来时做了准备,一应挖参的器具都全,挖起来便也不费什么事。
看那些参的长势,肆烈决定把两棵年头最长的参启出来,其他的就由它们慢慢生长吧!
挖参是个很耗时的活计,唐宛帮着挖出了一根参后就没了耐性,便四下里溜达了起来。
肆烈几人奋战了一个时辰才又挖出一棵参来,几人用苔藓和树皮包好了人参,便赶着下了山向家中赶去。
肆烈妥善的处理了两棵人参,又晾晒了几日,挑了其中一颗稍大一点的,装在了唐老爹赶制的盒子里,路上还要时不时的拿出来晾晒,免得捂的发了霉,另一颗便留着自家备用。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