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了最后一批对子,已是腊月二十九了,唐宛也与王舅舅和许掌柜结算了最后一笔分红。
养殖场受了雪灾的影响,去掉一应损失开支,这半年共有两千两银子的营收,是唐宛所有产业里盈利最少的!
羽绒衣的盈利是养殖场的两倍不止,这还是原材料不足,又受了交通不畅的影响了收益。
贵妇膏的收入排列倒数第三,因着本钱少盈利多,这半年也收入了八千多两的盈利。
鳞片镜子前前后后的连送礼带打点的也十几面了,王舅舅那边结算了一部分,卢少卿那边共带走了二十个鳞片,这些共收入二万五千两银子。
没成想仙丹的收入却是最多,前前后后的销出去五千多粒,有三万两银子的收入,卢少卿就带走了两千多粒,实打实的是唐宛这里最大的客户了。
剩下的镇上、县城的熟食店、还有辣椒制成的作料,那个近期问世的皮蛋等生意,对了,还有那颗老参,零零碎碎的有七八千两银子的收入。
唐宛列了个表算了一下,林林总总的有八万两左右的银子的纯利,除了买地,买山、开铺子七零八碎的投入,现下唐宛手里已有五万多两的存银,这属实令她吃惊不已。
看来,这最挣银子的还是没本钱的鳞片和仙丹,纯纯的纯利,还不用担心赔了,卖出去就是赚到的。
那小山似的仙丹已经销放了一半有余,剩下的唐宛都分类放在了特制的小木箱里,箱子上也标注着药类,以免哪个瞎的吃错了药。
看着那匣子里叠放的满满的银票,她突然有种暴发户的赶脚,真想高歌一曲,“咱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
本着银子不是一个人挣得的原则,唐宛打算给母亲送去一万两,将来在旁处置办房产物业的也有底气。
还要给锦年表哥送去一万两,这大蛇他也是拼了命的,理应分上一份。
按道理,那壹贰叁肆也应分上一些,不过,以她看过的小说电视剧来判断,奴才手里还是不要有太多的银子,以免造成奴大欺主的局面。
红楼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贾府落败时,连老太太的灵柩回乡的路费银子都拿不出,贾政书信与曾经的家奴赖尚荣借银子,对方只给拿来了五十两银子,这赖尚荣的官职还是贾家给办来的呢!
贾家有钱的奴才不止这一个,又有谁记得主家当初的恩情,肯拿出银子帮主家维持一二了?
所以,唐宛认为,主家好吃好喝,一年四季的衣裳供应着,再宽厚些便是仁至义尽了,毕竟是花钱买来的嘛!
不过,她倒是给四个护院每人封了一个丰厚的红包,纹银五十两,娶两个媳妇都绰绰有余了。
表哥便另当别论了,他既不是买来的,也不是雇来的,是自己娘亲认来的干侄子,参与多次危险的进山打猎,自是分得这银子的。
她知表哥的心意,也很感动他一路来的包容与保护,无论他们将来是何关系,这银子还是要给他才是,一个大男人,没点银子做底气怎能成?
总不能将来娶媳妇的时候跟人说,我的银子都在表妹那呢,谁敢要,谁去要去吧!
想想自己就笑了,查点了几张银票便去了母亲的房间。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