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对方在试验中使用的小鼠时,陆良顿了顿,然后微微眯起眼睛。
对方论文中使用的小鼠是敲除了F11基因的C57BL6J小鼠。
但是他之前在试验中使用的小鼠,使用的是敲除了F8基因血友病模型小鼠。
这试验小鼠。不对劲!
因为整篇论文里,对方就只在试验材料里提及这一次,后面就再也没有提起过。
因此,陆良在看第一遍论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程明提醒,让他回过头来再检查了一遍,他还真不一定能找到这点细微的差别。
陆良打开浏览器,开始寻找敲除了F11基因的小鼠对应的是那种血友病的小鼠模型。
很快,结果就出现在了陆良的电脑屏幕上,敲除F11基因会导致小鼠缺乏凝血因子XI,属于血友病C。
在看到这个结果的那一刻,陆良差点就爆粗口了。
好好好,你要这么玩是吧!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这一行为,已经算的上是造假了。
在血友病中,A型血友病和B型血友病占据了99%,C型血友病占比1%都不到。
最重要的是,C型血友病的遗传机制都不一样,甚至国际卫生组织都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将C型血友病移除血友病这一类别中。
现在对方就拿着这1%的特例,来质疑自己造假。
这就相当于拿着一把铁钥匙,去开一扇指纹锁,发现打不开就开始大肆宣传,钥匙是假的!
这不是瞎扯淡吗?
你好歹遮遮掩掩一些啊,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吗?
这一看就知道是初犯,没什么经验!
陆良现在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对方不将论文发表在那些杂志期刊上,而是直接挂在arXiv网站上。
因为这篇论文如果发去期刊上,肯定会在评审的过程中被拒稿。
根本不可能有发表的可能,所以对方才将论文上传到不用评审的arXiv网站上。
现在问题找到了,接下来陆良要做的。
不仅是要证明自己的论文没问题,同时他还要反锤对方一波!
陆良开始计划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首先,这件事情并不能靠着发论文的办法解决。
毕竟等做完试验,检测完样品、写完论文、到最后论文发表,这么一个周期下来,黄花菜都已经凉透了。
到时候造假这件事情已经烙印在每个人心里了,谁还在乎最后有没有什么反转。
而应对的办法也很简单,对方不是喜欢将论文上传到arXiv网站上吗,那他也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arXiv网站上!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arXiv的另一个优势,很多科研工作者每天都会在arXiv上更新自己的研究进展。
让同行们可以实时观察到科研的各项进度,方便同行之间相互交流。
而陆良现在要做的,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每天在arXiv网站上公开自己的试验情况,让更多的人看到。
有了计划之后,就该想想要怎么样才能证明对方的试验造假。
毕竟口说无凭,数据才是最好的证明。
陆良琢磨着下一步的试验设计,手机在此刻响起了电话铃声,将陆良的思绪打断。
陆良扫了一眼,发现是季鸿打过来的电话。
在接通了季鸿的电话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季鸿着急的声音,显然现在已经急的焦头烂额。
“喂,小陆,你看到网上的消息没有?”陆良一接通电话后,季鸿就立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