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总、佟总和垂头丧气的臧副总,已经完全麻爪了。
之前还能稍微抱着点念想,只要攥的时间够久,手里的股票总有一天能涨回去。
现在消息已经明确,没有那一天了。
怎么办?
趁着市场还不知情,找个冤大头折价卖了?
且不说能不能找到,眼下这年月国人骨子里保守,且有选择性的善良,不允许他们那么做。
总觉得那是在坑人,是不道德的。
现在把人坑了,以后就没法再打交道了。
而且,名声会臭。
会影响形象。
可不卖怎么办?
眼看着真金白银换到的七千七百三十五万股成为废纸?
五点三亿港币呀!
正在建设的华润大楼怎么办?
香洲工业区的第二阶段工程怎么办?
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年底前需要交付的两笔货款怎么办?
愁云惨淡中沉默良久,港岛分行的郑经理开口:“先不要想和黄的股票了。既然损失已成定局,再讨论也于事无补。”
说话间郑经理看向柏世珍,鼓励道:“打起精神,把长实的操作做好。尽量多弥补一些损失。”
“是。”柏世珍得到了自家领导的鼓励,努力振奋起来:“长实的股价已经接近十一块了。照现在的形式看,只要预售达到预期,保守估计也能冲上十三块。
我们均价六块八毛一买入的五万四千八百手,至少能获利三千四百万。”
这番话,引发了所有人的共鸣。
本想借着内幕消息大捞一笔,结果呢?
赔到血本无归。
凭着真本事分析行情,准确的抓住了潜在的获利机会。三千七百多万投进去,不需要太久就能赚回三千四百万,还是保守估计。
要是踏踏实实,一下子赚三千好几百万港币,多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现在五亿三千万的亏空摆在前面,想想就让人心脏难受。
“其实……”柏世珍欲言又止。
“说。”佟总投去鼓励的眼神。
“我认为,红磡地产项目带动的不止是长实的股价,还有一系列因地产项目受益的上市公司。应该……应该也会一定程度的上涨。”柏世珍谨慎的措词。
“具体说一下。”袁老头儿打起精神。
“比如,靑洲英坭。”柏世珍默默打好腹稿,语言流畅起来:“青州英坭上半年被长实收购,属于长实旗下的控股企业,同样在红磡就有大批待开发的土地。而且,已经做完了土地用途变更。
我记得之前麦理思公布整体开发规划时提到过,长实同样会对靑洲英坭在红磡的空置土地进行开发。只是眼下资金不足,放在了第二期计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