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业余书画大赛少年组三等奖,就是乔明明小同学春天时应学校老师的要求画的,交上去后被送去参加比赛的作品。
别看小丫头功课不咋地,画画的已经很有点架势了。五龙亭飞檐挑起新柳,白塔倒影被游鱼搅碎,两支鸳鸯不野鸭的划开一道水迹,岸边还有孩童手持着风筝线。
留白上行书写着——琼岛新绿破晓色,一池春水醒鸥眠。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不愧是启功先生教出来的,字比画好。
画的格局构图中规中矩,细处运笔用墨已经明显脱离了业余组的范畴。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必然有名师指点过。但具体用色和表现,满眼都是童趣。
字就不一样了,笔锋游走,字间牵丝,一气呵成,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一个四年级下学期的小姑娘之手。
能得三等奖,是启功先生开过口的。不是给徒弟要奖,是压了名次。
原本评委组是要给个一等奖的,老爷子不同意,说小孩子要压一压,不然容易浮躁。
于是,一等奖就变成了三等奖……
获奖的作品有很多。
书和画是分开评比的,还细分了不同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的书和画各有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三名三等奖。最后少年组、青年组和成年组再分别评出特等奖。
小丫头的画能从几十副获奖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出来送到港岛参加展览,主要是占了题材和立意的便宜。
题材是风景,暗合“春天的故事”。不论从哪方面理解,都是好意境、好寓意。
再就是两行诗,写的属实拿得出手……
暖场的业余作品嘛,不值当张宗宪亲自主持。说完开场词,换上了一名佳士得的年轻拍卖师。
拍卖师按照准备好的台本,在不失专业的基础上稍稍“抬”了即将拍卖的画作,着重点出这幅画和画上的字,皆出自一名不满十二岁,在读小五的女孩之手,引得台下来宾一阵真心或稍显做作的诧异。
“各位嘉宾,依家开始竞投,起拍价100港纸……有冇人出价?”
拍卖师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举牌并报价:“一千块。”
“……”
空气短瞬间死寂了一下。
上岁数和有身份的还能绷得住,天生好奇心重的女人和年轻人,大多压不住诧异,寻找是哪个如此豪气。
可不豪气嘛,每次加价十文的东西,一家伙给抬了十倍?
很快,正主就被大票视线锁定,是石矿大王家的长公子吕耀东。
面对周围的视线,吕耀东矜持浅笑,礼貌的颔首回应。面上淡然,放在膝上的手心汗津津的。
那天他随父亲附庸风雅来看展……
不算附庸风雅,主要是吕志和担心婉拒了十一的邀约,内陆会心生不快。准备在后面的拍卖会上“洒洒水”,消解下可能存在的怨气。
做慈善嘛,也不至于引发港府方面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