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
刘钰:曹大爷您肯定是在逗我!创业是这么简单的?那为何我还一贫如洗?
“我听我大哥的话,把大哥借我的钱投进去,开了第一家店。”
“很快就来了一波香江人,帮我装修布置,给我培训”
“人家在港城开了几十家店了,很有经验,专业的很,不到一个月吧,到年底我的店就开业了。”
“开业的第一个月,总部那边为了打开市场,还在京城的几个报纸上给我的店打了广告!”
“我开业第一天,赚了两千块钱!我记得很清楚,两千六百一十二块五毛,连薯条都卖完了!”
“两千多块,普通工人两年都挣不到这么多!”
“我一天赚了这么多!”
“高兴地睡不着觉!数钱数到半夜,生怕被贼偷了,偷偷在厕所旁边挖了坑”
“那时候赚钱这么容易吗?”
刘钰表示怀疑,感觉曹大爷是在吹牛。
可能是在掩饰自己不光彩的第一桶金的来源,很多大佬写回忆录也多是出于这个目的。
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你写吗——)
“那倒也不是,赚钱哪有这么容易,风险很大的,那时候骗子多得很。”
“当时跟风的也很多,很多人都血本无归,老婆都抵给人家。”
曹大爷讲起那些血本无归,做财梦却赔的妻离子散的人们,唏嘘不已。
“他们有的自己开店,有的加盟其他人的店,但真正赚到钱的没几个!”
刘钰点头赞同:“是啊,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的,这才对嘛!”
“对嘛,用你们现在年轻人的话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市场那么店,允许加盟的,没有一家像麦乐鸡一样良心,反正我是没见过”
“等到——麦乐鸡?”刘钰注意到了关键词。
“嗯,就是麦乐鸡啊,麦乐鸡的质量啊,还是分成啊都是比较好的,我干了这么多年加盟,也不是王婆卖瓜”
曹大爷还在絮絮叨叨,自卖自夸。
但刘钰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里了。
“不是!”
“曹大爷,你等等,你是说您八七年开了京城第一家麦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