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一间会议室,三个诗词方面很有造诣的老人同时叹气。
“那老于,这次就只有靠你拿词顶上了,我和老刘两个都是赏析在行,真写还是比不得你们这些顶尖的。”
于舒无奈:“要不是吴为先仗着是我师哥,我也不想参合这次词会了!”
也对,毕竟又有那个文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编入官方编撰的文集里,然后名垂青史呢。
两个大学的教授也表示十分理解。
他们是水平差点,不然说什么也不参合这事儿,自己把自己关家里,闭关,争取成为那可能名垂青史的一百五十首诗或者一百五十首词,其中一个。
“继续审吧,投稿的诗词还多,万一有惊喜呢?”于舒话是这么说,但依旧没有抱希望。
“好。”
“行,我接杯水了先。”
回答之后。
临时改成审稿的会议室慢慢的安静了下来。
几位老人一篇一篇的在审着。
于舒也是在继续着。
“月亮它不睡,我也就不睡,月亮它一睡,我也开始睡。”
“。。。。。。”
这一堆字,总结下来两个字:
通宵。
“月亮啊月亮,你真他娘的亮。。。。。。”
我。。。。。。
于舒取下了眼镜,揉了揉眼眶,表情有些痛苦。
稍作休息,还是接着翻阅。
“不行。”
“不行!”
“这个。。。。。。还可以。”
“下一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嗯!?”
看这名字,好像是来了一篇正经的呀!
“可也别让我失望呀。”
他小声喃喃着,往下继续翻读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