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诸葛亮出征前的上表后,刘璋大恼。
自己不体恤民力,自入川之战后便从未停止过战争,还好意思说益州疲敝?
我刘季玉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南蛮之战,现在又来北伐,益州到底是多不受你诸葛村夫待见,才让你这般肆无忌惮的征伐?
毫无疑问,自从刘备入川之后,益州发动大规模战争的频率,远远比刘璋控制的时期要长的多。
十多年间,竟然爆发了四次,规模庞大的战役。
一次战役,基本上都需要一年的时间,中间又有几年时间休养生息?
若都是像擒拿孟获那么简单没有什么损失也就罢了,汉中、夷陵损失那么严重,青壮年根本来不及补充。
【司马懿】:人家刘备何必心疼?诸葛村夫不是说了,还于旧都,益州只不过是他们还于旧都的打手罢了。
司马懿忍不住拱火道。
益州和诸葛亮、刘备的矛盾越深,他自然是越开心。
当然,就算他不拱火,益州百姓显然也对刘备和诸葛亮不感冒。
刘璋虽暗弱,带来的却是稳定的生活,民殷国富。而刘备虽强,诸葛亮虽智,带来的却只是无尽的伤亡,天府之国的美誉,也自三国之后的封建时代,鲜少被提及,甚至在都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地方。
【刘璋】:用不着你司马懿多嘴,是非对错,百姓心中自有定数。
益州,也不会主动和刘备展开合作。
至于并州的科技,抱歉,能换的,统统换成荆州的。
有钱,任性。
【董卓】:不过,这诸葛亮为何是后世最被中学生讨厌的人物,没有解释啊,这解析个什么?
司马懿这样的白痴都不被讨厌,后世的中学生是脑袋进水了吗?
【神秘空间】:诸葛亮北伐出征前的上表,名为《出师表》,乃是后世中学生必须背诵的文章。因此,诸葛亮是以上六人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董卓】:哈?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说了什么,还能成为必背文章?
董卓直接懵圈。
这就是原因?
开,开玩笑的吧?
不就是一个出师表。。。
老夫也背不下来。
【诸葛亮】:汗,这。。。只不过是随口胡诌,没想到竟然。。。
【人妻曹】:毕竟是宣扬尽忠的文章,没有人会不喜欢。
没有知识的人会被愚弄,而按照规定的方案学习,只不过是更高明的愚弄手段罢了。
所以,他曹操才不想按照既定的道路前进。
他才会做出与世家作对的求贤令。
【诸葛亮】:是吗?我都不记得我说了什么。
诸葛亮汗颜。
刚刚说的一大堆,他就记住了几个重点:一是虽然他们很努力,但是益州被刘备败的有些快。
二是对刘禅的叮嘱,我要北伐了,刘禅你在家要好好的,不要亲小人。
三是几个人,郭大仙、费、董什么的,按照时间来算的话,估计现在已经进入益州的政坛了,根本和他毫无关系。
所以说,因为这个表而被讨厌,他还真是冤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