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确实如陛下说的一样,但,蜀汉先主也就罢了,当今蜀汉皇帝,昏庸无能。我叔父甘心为昏庸的君主效命,乃是违背天命。小国虽有君主,不如灭亡的诸侯国,我若连胜过叔父的自信都没有,又何必出仕?”
诸葛恪的意思也很明显。
刘禅昏庸无能,不如孙权,昏庸的君主难免要亡国,诸葛亮的行为不过是逆天而行。
毕竟,还是君权社会。
皇帝不改变,一切都是妄谈。
更何况,蜀汉只是小国,三国中最小的一个。
在诸葛恪看来,小国的皇帝不如大国的官员。
“也罢。”孙权说不过诸葛恪,想到之前诸葛亮送给陆逊的信送到了自己这里。
诸葛恪自己本人也对现在的代理度支的位置不怎么喜欢,便道:“朕素知你想要领兵,如今丹阳山上山越人时常骚乱,你若能收服他们,朕便相信你。”
之前,孙权曾让诸葛恪掌管粮食供应。
诸葛亮来信道,说诸葛恪性格疏漏,掌管粮食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
虽然不爽诸葛亮,但诸葛亮的建议,孙权还是会慎重对待的。
“多谢陛下!”
听到让自己领兵,诸葛恪十分高兴。
孙权见诸葛恪很高兴,也就没有将信给诸葛恪看,省的再惹出什么麻烦。
【诸葛亮】:心比天高诸葛恪。
【周瑜】:你诸葛亮看人不咋滴,就别点评别人了,等到诸葛恪做出一番事迹,看你还敢不敢这么说。
周瑜相信,诸葛恪肯定会做出一番事迹来。
至于败家,反正败的不是他周家,需要担心诸葛恪败家的,是诸葛瑾。
【魏延】:杨仪,出来挨骂。
【杨仪】:关我屁事。
“到底是年轻啊。”
诸葛诞看着画面上和现在的自己差不多大的诸葛恪,却是忍不住感慨。
因为有诸葛瑾能帮助诸葛恪做好幕后之事,所以诸葛恪可以年少轻狂。
但是他不能,家中长辈走的早,诸葛玄又是大笨蛋。
三兄弟都是依靠自己的本事,才发家的。
“这应该不算是马屁吧?”
诸葛恪哭笑不得,自己竟然因为拍了孙十万几次马屁,竟然就成为了马屁精。
不过,更让诸葛恪无语的是,孙十万也值得自己去拍他马屁?
那可是孙十万。
自己怎么会做出这么无法言语的事情。
“当然不算!你这明明就是实话实说!我从未见过你这么实诚的孩子!”
“孙十万,咱能要点儿脸吗?”公孙渊无语地看着孙权。
事前,你还在说马屁精。
现在拍你孙十万的马屁,就成了实诚人了。
“我怎么不要脸了?题目都说了,是谁脑袋转的最快。”孙权怒怼道,“其次,刘禅因为宦官流言轻易召回诸葛亮,就连诸葛亮百年之后的事情,都要问到第三代,难道刘禅不算昏庸?”
“蜀汉虽然一直在北伐,但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几年前刘焉控制的益州罢了。和占据荆扬交州的东吴或者是占据中原的曹魏相比,就是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