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房里的周姑姑那日虽受了牵连,却因平日谨慎细心,罚过之后很快破格升任掌衣,统管绣房庶务。
此事赏罚分明,六局二十四司的人毫无异议,众内官宫人还因此受到鼓舞,都打起了精神,行事愈发谨慎,往来文书、物件交割皆有章程可依,再无往日的拖沓推诿。
其中,采莲因与周姑姑一向交好,周姑姑对她颇为信任,将其收为弟子,还奏请孟姝为她谋划了个女史的职位。如此一来,采莲顺理成章的在尚衣局站稳了脚跟。
期间后宫里头倒相安无事。
曲婕妤先后来了两回灵粹宫,连孟姝的面都没见着。
庆昭仪似是转了性子,安安静静待在昭庆殿,再没出来挑过事端。倒是她宫里侧殿住着的杨宝林,得了两回侍寝的恩宠。
皇后则合了皇上的心意,在仁明殿“静养”,借着身子不适的由头,传召了蒋夫人进宫探望过两回,至于关在殿里说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皇上几乎日日都来灵粹宫,或是陪孟姝用顿午膳,或是专门过来探望玉奴儿。
孟姝生产后恢复得极好,面色莹润,容色比从前更添了几分娇艳。皇上自然想一亲芳泽,夜里总想在粹玉堂歇下。
但玉奴儿伸着小手蹬着小腿霸占着床榻,
他几次想让乳母抱回暖阁,小家伙却像是认床,一离了这榻就哇哇大哭,哭得小脸通红。可只要放回孟姝身边,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呢,就先咧开没牙的小嘴,对着人露出个无齿的笑,皇上瞧着这模样,再多的心思也没了脾气,只能叹着气回自己的福宁殿。
他也不是没想过召孟姝去福宁殿侍寝,只是瞧着她眼底那点子若有似无的疏离,终究没开这个口。而福宁殿的寝殿,这一个月里也没传召过其余嫔妃。
到了七月中旬,京城永昌坊出了桩惹全城注目的新鲜事。
皇上先前借着北疆疫病的由头,派御林军将韩光弼的家眷接回了京城。
一行人抵京前夜,何医正便协同太医院的崔唤崔太医,专程赶赴郊外驿馆,为韩家上下逐一诊脉,确认无人沾染疫病后,礼部与兵部的官员们这才敢放开手脚。
震北侯蒋威带着亲兵出城相迎韩老夫人,一路护送至永昌坊的将军府。这处府邸原是前朝镇国将军的旧宅,皇上特意下旨修缮一新,朱门铜环,飞檐斗拱,气派非凡。
当日午后,韩老夫人刚歇下不过半个时辰,便顾不得一路上的舟车劳顿,换上簇新的石青色诰命服,带着孙女韩淑仪乘上宫里派来的马车,入宫谢恩。
车帘掀开时,能瞧见老夫人鬓边的银丝打理得一丝不苟,虽面带倦色,脊背却挺得笔直。
身旁的姑娘面容姣好,带着英气的一双眼睛透过车帘缝隙,好奇地打量着京城街景。
喜欢鬓花颜:陪嫁丫鬟请大家收藏:()鬓花颜:陪嫁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