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既然如此,那那些士兵为何不走水路,而选择那条路呢?&rdo;顾盼夏不解。
老人呵呵笑道:&ldo;姑娘有所不知,若是几百来人也就算了,那可是十来万的人,若选择走水路,那耗资岂不是更大?走山路虽说慢了些,但到底不用浪费那么多的财力物力。&rdo;
顾盼夏恍然地点点头,是她愚钝了,一时竟想不到这个点。
此时太阳高挂,阳光有些炙热,顾盼夏用手轻轻扇着,竹筏的缝隙中,不时有水渗透,打湿了脚底的布鞋,带来丝丝凉意。
两刻钟之后,竹筏缓缓靠在了岸边,顾盼夏将二十文钱拿了出来递给了老人。
&ldo;老人家辛苦了!&rdo;
&ldo;这姑娘,只要十文钱就足够了。&rdo;
顾盼夏淡笑道:&ldo;这是赏给您的。&rdo;
说真的,这么长的水路才收十文钱,真的太便宜的,虽说来的时候轻易一些,因为顺风顺水,可回去的时候却要辛苦数倍。
老人倒也没有拒绝,他欣然接过,笑呵呵道:&ldo;多谢姑娘,姑娘慢走。&rdo;
顾盼夏点点头,牵着马刚走下竹筏,又听老人道:&ldo;姑娘,前方是一座深山,山上常用土匪出没,你一个人当心些。&rdo;
顾盼夏回头,微笑道:&ldo;多谢提醒,告辞!&rdo;
她说完,转过头牵着马继续前进。
刚行不久,便见前方有一群人携老带幼,背着行囊往这边走来,看样子,应该是来自北方的流民。
顾盼夏微微蹙眉,按理说,北方的动荡应该平息了才是,怎么还会有流民逃往这边?
瞧那群人,各个都面黄肌瘦,灰头土脸的,看样子,应该已经赶了很久的路。
她牵着马刚刚靠近,那群人一见到她,全都止住了脚步,眼神凶狠而防备地盯着她。
顾盼夏一怔,她试图开口道:&ldo;你们放心,我不是什么坏人。&rdo;
那些闻言,却没有任何放松,依旧警惕地盯着她。
有个年轻人盯着她的马不停地咽口水,只见他转身,对着他身边的几个同龄人道:&ldo;我已经好久没吃肉了,那匹马今晚就是我们晚餐,大家可准备好了?&rdo;
这一路上,历经了磨难,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饿死,他们怕了,怕自己活不下去,所以,看到顾盼夏的马,就像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