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平脸上带着孺慕与敬佩,虽然自小便被父皇时常忽略,在太子皇兄未曾回宫时,他被两位皇兄压得黯淡无光,可他却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母妃更是时常念叨着要他感恩,所以即便被忽略,他也不曾怨怪过父皇半分。
“这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小四也长大了,可以为父皇分忧了。”尧帝感叹道。
“儿臣年纪尚轻,只能跟在太子皇兄身后打打下手,还需父皇多教导几年。”李元平谦逊的回道。
“你啊,就是太过小心了,太子是你皇兄,如今父皇只剩下你们几个孩子,你们兄弟姐妹该互相扶持才是,父皇虽然时日无多,可总要为你们都打算好。
既然是手足兄弟,莫要太妄自菲薄,想要什么,尽管去和太子说,不要委屈着自己,太子仁厚,你莫要因为太过谨慎,反而失了手足之情。可记下了?”
尧帝指点着这个小儿子,这个因为意外而得来的儿子,不得不说,淑妃确实是很有远见的,有个手足兄弟帮衬,这路是要好走许多。
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的日子,很难熬。知己是知己,朋友是朋友,可手足兄弟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父皇,儿臣记下了,儿臣日后不故作老成,会和皇兄讨要喜欢的东西,父皇要长命百岁,若是儿臣做错了事,被皇兄打,还要请父皇主持公道呢。”
李元平声音有些哽咽,他虽然习惯了藏拙,可归根究底,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在宫里,若是真的稚子,怕是早就被人啃食殆尽了。
淑母妃说过,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只是不得不隐藏着,好护他周全,故作平庸,不过是留给他机会长大罢了。
他是个认死理儿的,既然决定效忠皇兄,自然不会心生背叛,除非皇兄有一天用不上他了,不然他的忠诚便是一辈子。
“傻孩子,人的生命都有尽头,父皇也只是寻常人罢了,哪里还真能活到一百岁?
父皇日后顾不上你了,你也要莫要害怕,永安自小便护着你,有什么事,你们几个商量着来,不用怕,也不要一直压抑着你的本性,时间久了,会憋出病来的。”
“父皇一直都知道是吗?儿臣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习武,儿臣喜欢断案,儿臣想做个判官,去断世间所有不平的官司,想荡尽一切不平之事。”
“是,父皇知道,只是之情你还小,等过几年你长大了,自可去你皇兄面前请命,他不会拘着你,你会成为蜀国第一个铁面王爷,可以代你皇兄去做巡按御史,去做你想做的事,还蜀国一个清平盛世,你会是太子放在外面的一双眼睛,只是这样做也伴随着很多危险,小四,你可是想好了?”
“父皇,儿臣想好了,儿臣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享受着百姓们的供奉,自然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恶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年眸光坚定,这是他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
尧帝笑着点点头,已做支持,只是心中叹息一声,哪里那么容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就有野心,有欲望,人心中的恶念是杀不尽的。
尧帝拉着李元平说了许久的画面,指点了他好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李元平眼中含泪,却还是一字不落的记在心里,他的父皇,他一直敬佩又仰望的父皇,是真的时日无多了,却还是放心不下他的孩子,眼看着父皇日渐虚弱,他如何不伤心……
末了,尧帝突然说道:“小四,你可知道,父皇为何为你取名为平?”
李元平懵懂的摇了摇头,毕竟对比大皇兄的佑字,二皇兄的睿字,他的平字确实平平无奇。
“那是因为啊,父皇的字便叫做康平,是你母后亲自取得,太子是康字,父皇把平字给了你,小四可明白父皇的苦心?”
李元平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平平无奇,而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望啊,在父皇心里,他和太子皇兄是一样的,早在他出生起,父皇便从未忘记他这个儿子,他明白的太迟了。
“父皇,儿臣舍不得您,父皇……”心中压抑的情感再也忍不住爆发出来,他不想去管别人怎么看,他只知道,父皇老的太快,他长的太慢了,还未来的及尽孝,父皇便要离开他了……
宣室殿这日传出的压抑哭声,让伺候的奴才都跟着落泪,四皇子虽然平日里不显,可却真真实实是是个赤城之人啊,换成从前去了的那两位皇子,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在陛下面前不顾形象号啕大哭的。
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帝王也不例外,尧帝召见了四皇子之后,在初四,初五,分别召见了许多信重的大臣,出了宫的大臣都是缄默不语,只是私底下分布家人准收起了鲜艳华丽的摆设,换成了素净无华的,静静的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喜欢后宫红颜录请大家收藏:()后宫红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