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836章 钢铁专营总司(第1页)

第836章 钢铁专营总司(第1页)

天授元年五月初八,卯时三刻。

兴庆宫,宣政殿。

长安城浸润在破晓的微蓝之中,层层叠叠的宫阙飞檐在淡薄晨雾里勾勒出沉默的剪影。

兴庆宫深处,宣政殿的金砖地面光洁如镜,倒映着殿顶繁复的藻井彩绘。

几缕顽强的晨光,穿透了精雕细琢的窗棂,将窗棂上繁复的缠枝莲纹投影在地面,光影斑驳,随风微微摇曳。

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龙涎香气,这是帝国中枢特有的庄重气息,但今日,这沉静的香气之下,却潜流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绷与期待,仿佛暴雨将至前闷热的寂静。

殿中,内阁宰相兼工部尚书罗晓宁垂手肃立。

这位素以沉稳干练、精于实事而闻名的能臣,此刻却难掩深深的疲惫。

他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原本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鬓角也显露出几缕散乱的银丝,显然是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结果。

然而,与他疲惫面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那双深褐色的眼眸。

那里面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亢奋光芒,像是压抑已久的火山即将喷前的炽热。

他的脚下,安静地躺着一个用厚实的靛蓝粗布严密遮盖的木箱,旁边还随意放置着几件形制寻常却略显粗糙沉重的铁制农具——那是他数月来殚精竭虑所要彻底革新的对象。

御座之上,皇帝裴徽身着玄色常服,身形挺拔如松。

他面容平静,目光深邃,如同古井无波。

但若细看,便会现他搭在紫檀木御座扶手上的修长手指,正以一种微不可察的频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木质表面。

嗒…嗒…嗒…细微的声响,在这落针可闻的大殿里,却如同敲在每个人的心鼓之上。

唯有裴徽自己清楚,罗晓宁脚下的木箱,以及箱中之物,绝非寻常器物。

它如同一颗蕴藏着毁天灭地之能的陨石,即将投入大唐帝国这看似平静的湖面,其掀起的巨浪,足以重塑国运,改变历史的流向。

他期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也警惕着随之而来的暗流汹涌。

下,百官分列。

内阁宰相颜真卿,须已见霜色,面容清癯刚毅,如同历经风霜的古松。

他双手拢于袖中,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不动声色地扫视着略显局促的罗晓宁和他脚下的木箱,眼神中既有期待,也带着老臣固有的审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内阁宰相元载,面皮白净,保养得宜,三缕修剪精致的胡须更添几分儒雅。

他微微眯着眼,嘴角似乎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指习惯性地捻着胡须尖,目光在木箱、罗晓宁和御座之间流转,眼底深处闪烁着精明算计的光芒,仿佛在掂量着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内阁宰相王维,一身月白常服,气质然。

他虽位列朝班,眼神却带着文士特有的好奇与探究,更多地落在那些农具和木箱上,仿佛在欣赏一件即将揭幕的艺术品,对可能带来的民生改善充满了文人的热忱。

军枢府大元帅王忠嗣,这位威震边陲的沙场宿将,即使被赐坐于武将勋贵之,依旧如同一柄出鞘半寸的利刃。

他身形魁梧,肩背宽阔,即使坐着也给人一种山岳般的压迫感。

他双目微阖,似乎在小憩养神,但紧绷的下颌线条和偶尔开阖的眼缝中泄露出的精光,表明他所有的感官都高度集中在殿中。

金吾卫大将军郭千里,坐于王忠嗣下,身形矫健,眼神锐利如电,像一头随时准备扑击的猎豹,紧紧盯着罗晓宁脚下的木箱,呼吸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粗重。

内阁宰相兼不良帅严庄,面容冷硬如铁,眼神阴鸷,仿佛能洞穿人心最幽暗的角落。

他如同一条盘踞在阴影中的毒蛇,沉默地观察着殿内每一个人细微的表情变化,尤其是罗晓宁和元载。

天工军团大将军魏建东,坐姿却一丝不苟。

大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合气息:对新事物的强烈期待,对未知结果的深切好奇,以及潜藏于平静表面之下、因巨大利益即将显现而悄然滋生的竞争与算计。

无形的暗流在群臣之间无声地涌动、碰撞。

“陛下,”罗晓宁深吸一口气,那吸气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努力压下因连日劳累和此刻巨大激动带来的身体微微颤抖,双手紧握成拳又松开,声音陡然拔高,洪亮而清晰地响彻整个宣政殿,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臣罗晓宁,幸不辱命!天工之城奉陛下旨意,殚精竭虑钻研‘生铁炼钢’之法,历时一载,其间历经千难万险,损毁炉窑数十座,耗费生铁巨万,工匠昼夜不息,更有三人因炉火失控而殒命……然,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有所成!今日特携批以新法所炼纯钢精心打制之器物,前来复命,请陛下御览!”

话音落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他猛地弯下腰,双手抓住靛蓝粗布的两角,用尽全身力气向上一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