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瀛本土留任官员则暗自哀叹。他们本就投降而来,被当地人视为耻辱、内奸,甚至有性命之忧。在大明官员中,因非汉人等原因,他们也饱受歧视,行事小心翼翼。
知晓大明朝廷的态度后,他们心生寒意。目睹同胞受难、家园被毁,不少本地官员内心罕见地涌现出良知与同情。
于是,一个暗中对抗朱柏政令的组织悄然成立。表面上遵从朱柏之命,实则敷衍塞责。对于无法抗拒的政令,他们或大打折扣,或找人替代受过。
大明军队的强势**之下,朱柏及大明官员均未料到东瀛人竟有反抗之心。这种疏忽给了东瀛人喘息之机。数次成功应对后,东瀛人心中重燃生存希望。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这短暂的喘息日后竟成为巨大祸患的根源。
在临时王府,朱柏慵懒地躺于榻上,身边围绕着几名被强行征来的宫女,她们战战兢兢地侍奉着他。朱柏看着宫女们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认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
宫女们对他的恐惧源于他刻意营造的形象。短短数日,朱柏已以各种理由处死上百人。尽管年幼,朱柏的手段却极其残忍,与他的年龄形成鲜明对比,引得众人私下议论,称他为阎罗王转世,天生煞星。
渐渐地,东瀛的种种苦难都被归咎于朱柏。
朱柏对此毫不在意。
他甚至乐于被妖魔化,因为仅凭他的兵力,要完全掌控东瀛确有难度。
先前的徐达之战,东瀛男性大量阵亡。
之后,在朱标的政策下,大批劳动力被贩卖为奴。
如今东瀛本土男性稀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团结起来无法制造事端。
朱柏与幕僚们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察觉到流言蜚语后,非但不阻止,反而暗中助长。
有传言称,朱柏被派往东瀛,是因为朱元璋预知他必将惩处罪人。
更有甚者,编造出朱元璋在朱柏降生前做异梦,以及大明流传诸多谶语的流言。
东瀛地狭物稀,百姓本能地编造传说,以充实内心,寻找希望。
久而久之,东瀛人愈发迷信鬼神,对朱柏的传闻也坦然接受。
即便是瑕疵重重的内容,他们也会自行修补,找出合理解释。
朱柏逐渐成了传说中的魔王般存在。
无人察觉,朱柏在压榨东瀛的同时,也瓦解着他们仅存的意志。
兵力压制、强权压迫,加之片刻喘息,使东瀛人日渐麻木。
于是,接下来的大半个月,东瀛以一种奇异的平衡,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与被压榨。
“殿下,人带到了!”
一声通报将朱柏从沉思中唤醒。
他抬头望去,一排犯人正被押送过来。
这些人正是之前提及的某组织成员,因一次任务失败而暴露。
得知消息,朱柏并未如往常般发怒,而是命人将其捉拿,亲自审问。
朱柏指了指其中一人。
“处决!领着本王的俸禄却背叛,这种人没资格活。”
士兵闻令,默不作声,上前一刀毙命。
鲜血四溅,旁人惊恐万分,连连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