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
“你说什么?”朱标没听清楚,急促靠近几步侧耳倾听。
“咱是说——你说的,不对!”
朱元璋轻轻摇头,黯然起身缓缓开口:
“苏先生并非是在作比喻,而是在说将来!”
闻言,朱标面容骤然一变。
这是在说这是预言?
难道明朝将有不可挽回的结局、国将倾覆吗?
“不用紧张,不是你所理解的那种。”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标肩膀,苦笑着一声自嘲地说:
“咱真的是老了,儿子竟反过来安慰老子,想想都觉得可笑。”
看见朱元璋终于恢复如常,朱标放下心头一块巨石,赶紧说道:
“父皇福寿安康,焉敢言老?”
“是儿臣不恭,惹得父皇见笑”
朱元璋背手站立,笑骂道:
“哪有什么金刚不坏之躯,还不知哪天就撒手人寰,别一味奉承。”
“再有,不用拐弯抹角帮苏先生求情,咱几时说过要惩罚他?”
“莫非真把你爹看作那拎刀的莽夫?”
察觉自己心事被道破,朱标有些尴尬地低声说:
“儿臣不敢——”
“起来吧,这种场面虚礼省了吧,咱不爱看。”
朱元璋摆了摆手,独自步向那“扩音器”前,深深地叹息了一口气。
---
“苏先生这一番话让我们看清了前路,谁又会因此责怪他呢?”
“倘若大明仍旧如此运行下去,数十年后,终将如苏先生今日所言那般!”
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小饱尝世间疾苦,
与苏柏所说并无二致。
他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勤恳耕作一生,终究一无所有。
家境每况愈下,税负不断加重,生存成了奢望。
温饱遥不可及,首至一场瘟疫降临,彻底击垮了整个家。
他也因此走上一条拼死反抗之路。
如若眼下没有切实变化,若干年后,大明注定重蹈覆辙!
早晚还会出现一位“朱重八”将这江山夺去!
朱标领会父亲深意,点头赞同应声道:
“既有苏先生出面点明,敢说出来,必有应对之策,过往悲剧定不会再现。
朱元璋一口饮尽手中早己凉透的茶水,长叹出声,眉头紧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