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沉思良久的气氛,同样沉重。
此时的朱棣说话尚带哽咽情绪未定,战战兢兢地道:
“苏苏先生,这话听起来着实令人不安。”
“一个微小的农税问题真的会使我大明灭亡?”
苏柏听后,两手无奈摊开道:
“你觉得,又该是如何?”
“民众温饱满足,才能看到希望。
只有民生稳固,一切才皆有可能。”
“否则任何愿景都只是昙花一现!”
略作停顿后,他继续开口道:
“今日我所讲述的一整套推演,每个环节紧密相接,任何一环缺位都无法实现。”
“若大明既无法对外拓展则亡,即使成功拓疆,若未能同步革新内政也终归失败。”
“而这,不过是最基础的分析,并未算进天灾与气候变化这些因素在内,实际上的困难或许还要成百、上千倍于此。”
“这是千年未有之巨大变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任何一项便只剩末路!”
“且容不得丝毫差错!”
话语虽冷静理性,却让朱棣听来心中发冷、毛骨悚然,不自觉颤了身子。
原来国家治理竟复杂至此?
相比建国之艰难,也不遑多让
朱棣面露愁容地问道:
“苏先生,真无办法遏制土地兼并吗?”
“这症结不解,税务积弊永在,最终拖垮国本!”
话音未落,苏柏闻言神情中带着一丝啼笑皆非,轻拍了拍朱棣肩膀,开口言道:
“你呀,这个问题可是华夏几千年来都没能彻底解决的顽疾,难道你还真以为能轻而易举解决?”
“你凭什么妄下断言?”
“动动脑子好不好?麻烦你了”
朱棣只觉羞愧难当,脸涨得通红,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终究还是书读少了,吃了大亏。
这时,
苏柏不紧不慢地抿了口酒,接着说道:
“再者,当今天下与往日己有不同,土地兼并的趋势不但不会减弱,反而愈加严重。”
“两汉、晋朝、隋唐,甚至那些盛世王朝,多因豪族势力过大,在皇权一弱时便野心显露,意图篡夺江山。
“但从宋代起,局势就完全变了。”
朱棣睁大双眼,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追问:
“那现在的局势到底如何?”
苏柏神情凝重地说道:
“其根源正是由科举体制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