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先生这招不同凡响,巧就巧在触动了大臣的私心,尤其那份对专权的执念。
“那种唯我独享、旁人不可得的心理,往往能引起强烈的嫉妒与攀比。”
“特别是那个年终考评之法,简首就是画龙点睛之举。”
“能设计出这套体制,这位先生,的确是世间罕见之人。”
“咱真心佩服。”
随即,轻轻一拍朱标的胳膊:
“等回宫后,把苏先生今次所言一一细思,里面藏着治世之术。”
“更暗含为君者如何借力辅佐之道。”
旁人亦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朱棣神色流露难以抑制的钦佩与敬意。
“那这等机制也可用于宗室内部!”
“凡有军功,当予封赏;勤勉求知之人当得奖掖;有特殊贡献者依旧嘉奖!”
“而无能之辈,不得半分恩赏!”
“此法不仅为国育才,也能卸下宗藩的财政重担,让强者居位,让弱者靠边。”
“即便有人心中不喜,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听着朱棣话语里充满期待,等待褒奖,苏柏差点露出笑容,端起酒碗,轻轻与他对碰。
“你能学以致用,确实不错。”
“这顿口舌也没柏费。”
“你,的确是个可塑之材。”
朱棣一口干尽酒水,放下酒碗擦拭嘴角,眼神闪烁着热忱:
“确实是苏先生高明,未曾用武力便解决了棘手难题,还能顺便清理那一批庸人居高位不作为的旧疾。”
“真真是妙计无双!”
语毕,他起身抱拳,行以庄重礼节。
这一幕让苏柏几难克制笑意。
穿越到这个大明王朝,心中本就有几分想改变历史的愿望。
若有朝一日此人果真成大器,向皇上提出几句进言
那大明兴许,能提早整整三代人步入一个“高效竞逐”的世界。
一念及此,不禁心生振奋之意。
历来古语便讲,饮水莫忘掘井人;要是真能在今世让后来者过得更好一点,那就得先让前人的奉献有所回应,才是正理。
“先生,不知第二策该做何解?”
朱棣端坐如仪,面色一正,沉声开口:
“你之前讲的‘二虎竞食’我己经明柏,可‘驱虎吞狼’,难道不也类似于‘借刀’的法子?”
“这等手段,也适用于君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