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影》
林默将摩托车停在巷口,摘下头盔,皱眉打量着眼前这条几乎被城市遗忘的老巷。青石板路两侧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筑,大多已经关门闭户,墙上用红漆画着大大的&0t;拆&0t;字。他掏出那封邀请函再次确认地址——永忆照相馆,青云巷17号。
&0t;奇怪,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家照相馆?&0t;林默自言自语道。作为专业摄影师,他对城里各家照相馆了如指掌,却对这家毫无印象。
邀请函是三天前收到的,纸质泛黄,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0t;诚挚邀请林默先生为永忆照相馆拍摄最后一套照片,酬金丰厚。&0t;落款是&0t;陈伯&0t;,没有联系方式,只有一个地址。
林默本不想接这种来历不明的工作,但最近工作室租金上涨,他需要额外收入。况且,作为摄影师,他对这种即将消失的老照相馆也有几分好奇。
巷子深处,17号的门面比想象中要整洁。褪色的木质招牌上&0t;永忆照相馆&0t;五个字依稀可辨,橱窗里展示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都是些全家福和肖像照,风格古朴。门把手上挂着一块&0t;暂停营业&0t;的木牌,但门没锁。
林默推门而入,门铃出清脆的&0t;叮当&0t;声。室内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相纸和药水混合的气味,让他想起大学时的暗房。
&0t;林先生,你来了。&0t;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里间传来。
林默吓了一跳,只见一位约六十多岁的老人从柜台后站起身。老人身材瘦削,穿着老式西装,头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皱纹深刻,眼睛却异常明亮。
&0t;您是陈伯?&0t;林默上前握手,触感冰凉干燥,像握着一截枯木。
&0t;正是老朽。&0t;陈伯微笑,露出几颗泛黄的牙齿,&0t;感谢你接受邀请。这家照相馆开了五十多年,马上就要拆迁了。我想在关门之前,留下些专业的照片作纪念。&0t;
林默环顾四周。照相馆内部比外观看起来宽敞,左侧是拍摄区,背景布和灯光设备虽然老旧,但保养得很好;右侧是展示区,墙上挂满各种尺寸的照片;正对门口是一面被红布遮盖的大镜子,显得格外突兀。
&0t;设备不错啊,&0t;林默走向一台老式大画幅相机,&0t;这台林哈夫现在可值钱了。&0t;
&0t;小心!&0t;陈伯突然提高音量,林默的手停在半空。&0t;请不要碰那台相机,它很特别。&0t;
林默收回手,有些尴尬。&0t;抱歉,职业习惯。那么,您希望我拍些什么?&0t;
陈伯从柜台下取出一个牛皮纸袋。&0t;这里有详细要求和预付的一半酬金。拍摄内容主要是馆内场景和设备,特别是&0t;他顿了顿,&0t;那些特殊的设备。&0t;
林默打开纸袋,里面是一叠现金和一页手写清单。他粗略数了数钱,比市场价高出不少。&0t;您太慷慨了。不过这些特殊设备是指?&0t;
陈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向那面被红布遮盖的镜子。&0t;永忆照相馆不只是普通照相馆,我们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0t;
&0t;什么特殊服务?&0t;林默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
&0t;比如,&0t;陈伯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0t;为逝者拍摄最后的照片,或者捕捉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影像。&0t;
林默干笑两声:&0t;您是说通灵照片?那种骗人的把戏?&0t;
陈伯没有笑,只是直直盯着林默的眼睛。&0t;年轻人,这世上有很多事情出你的理解。这家照相馆建在阴阳交界处,有些规则必须遵守。&0t;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0t;三条规矩:第一,不要拍摄空椅子;第二,不要对着镜子拍照;第三,午夜后不要使用暗房。违反任何一条,后果自负。&0t;
林默接过纸条,上面除了这三条规则外,还有一行小字:&0t;显影液会揭示真相,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0t;
&0t;这有点夸张了吧?&0t;林默试图用玩笑缓解紧张气氛,&0t;您是在拍恐怖片吗?&0t;
陈伯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0t;我只是提醒你。现在,你可以开始工作了。暗房在后面,设备都可以用,但记住规矩。&0t;
林默点点头,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看在丰厚酬金的份上,他决定按雇主的要求做。毕竟,拍几张照片能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