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当下要做的是稳住李侍尧,不急于传讯李侍尧的左膀右臂,而是对外宣称奉皇上之命来调查“改土归流”落实情况,捎带“体察民情”,
说实话,对于和珅的说法,深耕官场的李侍尧将信将疑,毕竟前些时有官员来调查他,李侍尧不会相信和珅所说话。
和珅微服私访,带着数名心腹,身着便服,悄然出入昆明城的酒肆、当铺等公共场所,他要从“风闻”处寻找突破点。
“大人,前面是昆明城最大的综合娱乐中心,我们是不是——?”
“走,进去坐坐。”和珅带着随从寻了个角落坐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
只见酒肆掌柜忙前忙后,却时不时眼神飘向雅间的方向,满脸堆笑,透着几分谄媚。
雅间内,一位自称“李府管家”的茅公略正与几人把酒言欢。
和珅注意到,酒肆中其他食客在谈论起这位茅公略时,都压低了声音,神色间既有敬畏,又带着几分神秘,
甚至有商户私下嘀咕“此管家门路广,能通不少关节”。
和珅心中一动,就记下了茅公略这个名字。
到了傍晚,回到驿站,和珅命手下去收集茅公略的信息,并嘱咐找到他的住处。
手下前去暗访,此时和珅眼珠一转,妙计浮上了心头。
两天后,手下把茅公略的来龙去脉摸了个透,原来他是李侍尧的总管兼幕僚,
李的许多事情都是通过他办的,他是李府中的关键人物。
“桂成,这回需要你亲自出山,攻破李侍尧的亲信茅公略就靠你了,成功与否在此一举。”
原来和珅命侍卫队长王桂成扮成远道而来的富商,想法接近茅公略,撬开他的嘴巴,从中寻找破案的线索。
“和大人,放心吧,就凭我三寸不烂之舌,拿下茅公略绰绰有余。”和珅满意点的老头。
王桂成精心准备一番后,怀揣一袋沉甸甸的银锭,敲响了茅公略的房门。
“吱扭”一声,门被打开。
“你是——?”茅公略疑惑地打量着眼前之人。
王桂成满脸堆笑,恭敬道:“茅先生贵人多忘事,前些日子——茅先生,您不会让客人站在门口说话吧?
二人分宾主落下。“茅先生,多谢您为我寻得了上万斤粮食,解了燃眉之急呀。”
“啊,原来背后买家是您啊,失敬失敬,这次要买多少货呢?”茅公略忙不迭的感谢着。
王桂成打蛇随杆上,“茅先生,这回可要给我安排多些,你有多少我吃进多少……”
茅公略微微一怔,心想这个买家实力不可小觑。
茅公略一年前就与此人有过交道,只是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也是此人为李侍尧卖出了万斤粮食,获利八万两,
只是二人素未谋面,如今大客户登门拜访,茅公略盛情招待自不待言。
“原来是老朋友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失敬,失敬”茅公略顿时热情起来,吩咐下人赶紧上酒上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茅公略已有几分醉意,言语也渐渐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