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起义军快速穿过紫荆山,翻山越岭,最终抵达武宣东乡(今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
起义军在武宣东乡进行了短暂的休整,补充军粮与武器。
此地虽规模不大,却很安全,清军未曾料到起义军会进入武宣,因而此处布防相对松懈。
在武宣东乡,洪秀全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登极”仪式,正式称天王。
这“天王”究竟是何种职位?
说实话,恐怕连洪秀全自己也难以清晰阐释。他独创的“天王”这一职务,大致蕴含着“天王老子第一”的意味。
洪秀全自认天王,树立绝对权威,极大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
也标志着太平天国在政治层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初级政权机构就此搭建起来。
时光匆匆,一个月转瞬即逝。4月,广西巡抚周天爵联合向荣,妄图趁着太平军立足未稳之际,将其一举歼灭。
二人率领清军气势汹汹地向太平军发起进攻。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洪秀全与冯云山毫无惧色,亲自指挥战斗。
在他们的带领下,太平军将士们同仇敌忾,一举大败清军。
这场胜利不仅成功粉碎了清军的进攻计划,更使得太平军在广西地区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饱受压迫的百姓纷纷前来投奔。
起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至四万人马。
“……”
紫禁城养心殿内,咸丰面对堆积如山的战败文书一筹莫展,他刚上任,就面临着国内最大的造反,不禁恼羞成怒。
“蠢物!废物!眼看半年过去,起义军非但未被剿灭,反而愈发壮大!”
实在不能苛责咸丰帝骂人,八旗军,绿营兵,这都是大清的正规军,怎么对付不了一群乌合之众?
彼时,20岁的咸丰刚刚登基,年轻气盛,急于有所作为。
见广西战事陷入困境,他认为老爹留下的李星沅能力不足,难堪大任。
而赛尚阿身为首席军机大臣,又是满族亲贵,主动请战正好契合咸丰帝的心意。
于是,赛尚阿带着咸丰帝赐予的“遏必隆刀”和大批军费,匆匆南下。
有道是“换人如换刀”,那么,赛尚阿真能一举消灭起义军吗?
1851年5月,太平军自东乡进入象州(今象州县)境内。
这又是杨秀清的战略决策,他的目标直指永安县城(今蒙山县)。
刚刚到任的钦差大臣赛尚阿,召集八旗都统乌兰泰和广西提督向荣,
严令二人各率所部人马,将起义军围而歼之。
二人领命而去,向荣的绿营军紧紧尾随太平军,试图寻觅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然而,太平军行动灵活多变,向荣连连受挫。
乌兰泰与向荣表面和气,实则内心不和。
乌兰泰自恃出身满洲贵族,看不起汉人官员向荣,二人相互拆台,致使清军的追击计划屡屡落空。
到了9月,对于太平军而言,有一个天大的喜讯,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他们成功攻克了永安。
永安,是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城市。虽然城池不大,却坚如磐石。
这一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军士气,同时也让太平天国的影响力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