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宫秘史讲的是什么 > 第212章 蓑衣渡之战(第2页)

第212章 蓑衣渡之战(第2页)

将木桩钉入河底,设置障碍物,彻底堵塞河道。

此外,他还在山上安置重炮,埋设大量伏兵,专等起义军进入埋伏圈,发起剿杀。

当冯云山率领万余人,乘坐三百条船抵达蓑衣渡时,前面的船只,瞬间被河底的木桩阻拦,动弹不得。

此时,埋伏的楚勇在江忠源督战下,以火炮猛烈袭击船队。

一时间,炮弹、箭矢如雨点般纷纷落下,太平军船队顿时大乱,船只进不得退不得,

不少船只被炸毁,将士们溺死、烧死、轰死者无数。

冯云山心急如焚,他深知起义军的金银财宝,一旦落入江忠源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右岸不远处有一处山洞,当机立断,命士兵将十艘,载着金银珠船驶进山洞,

随后命士兵凿船沉金,并做好记号,打算日后再行打捞。

直至今日,在蓑衣渡依旧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南王墓位,石岭对石碑,三担加一堆,谁若找着了,富贵三五辈。”

此歌谣,似乎暗示着冯云山墓葬位置与宝藏之间的关联。

那么,冯云山的坟墓在何处呢?

就在冯云山沉金之后,他沉着指挥起义军与楚勇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击中了他,冯云山当场壮烈牺牲,年仅39岁。

冯云山不幸离世,手下将士义愤填膺,遂选出100名壮汉,用担架抬着冯云山的遗体往西行进,目的就是防止清狗玷污南王的尸体。

他们约定,当听到第二天天亮鸡叫的第一声,便是冯云山下葬之地。

这100名壮汉抬着遗体,一路往西狂奔,直至第二天天明,听到临桂村的第一声鸡鸣,便在此处将冯云山下葬。

在这百名勇士入葬冯云山的时候,剩下的太平军将士,为防止辎重落入敌人手中,

他们用炸药炸毁了船上所载的物资,与前来围攻的楚勇同归于尽。

而那百名壮汉,在葬完冯云山往回走的半路上,遭遇了提督向荣所率清兵的围追堵截,百名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从此以后,冯云山的坟墓究竟位于何处,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谜团。

据说,冯云山下葬时陪葬的物品不少,那沉入河底的十条船的金银财宝,自然也下落不明,

倘若有人能够找到,或许真能富贵五六代。

蓑衣渡之战,无疑是太平军,在广西遭受的最沉重的一次挫折。

此役中,太平军船只尽毁,辎重丧失殆尽,伤亡极其惨重,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水路,改由陆路进入湖南。

蓑衣渡一战,清军大胜,为后续军事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冯云山的死讯,如阴霾般迅速笼罩了太平军上下。

将士们悲愤交加,怀着满腔的仇恨,调转矛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全州发起了猛烈进攻。

清军在太平军的怒火面前不堪一击,全州城迅速沦陷。

入城后的太平军,将对冯云山的深切怀念与对清军的切齿愤恨,化作了复仇的行动,

诛杀了全州的清朝官府官员,为冯云山报仇雪恨。

随后,太平军在全州休养,此时人人怀念冯云山,惋惜痛失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蓑衣渡一战,成了太平军早期一段悲壮的篇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