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宫秘史讲的是什么 > 第233章 肃顺不死慈禧难出2(第2页)

第233章 肃顺不死慈禧难出2(第2页)

“老爷,倒不是恭亲王本人,而是他的小舅子。

再查下去,恐怕会得罪恭亲王。”

肃顺“腾”地站起身来,怒道:“我还以为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原来是皇弟的小舅子。

哼,就算是恭亲王,我又有何惧!贪墨军需、勾结商号、倒卖粮食库存,真以为本堂奈何不了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吗?”

师爷赶忙将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示意肃顺小声点。

接着,他从袖子里摸出一本账册:“老爷,您瞧瞧这几笔‘商号孝敬’费,

收过银子的都是高官显贵,有御史张佩纶、侍郎翁同龢——这些可全都是咱们惹不起的主儿啊!”

肃顺双眼圆睁,如铜铃般怒目而视,怒道:“在律法面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本官眼中,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绝无高低贵贱之别!”

师爷深知肃顺的脾气,一旦认定的事,再说无益,只好叮嘱大人行事小心,随后,悄然退下。

窗外,狂风裹挟着雨丝,猛烈地拍打着窗纸,发出“沙沙”的声响。

肃顺神情坚定,奋笔疾书:涉案者必须受到严惩!

“……”

接下来,肃顺不顾同僚的非议,也不理会朝中官员的说情,决然地将相关涉案人员革职抄家。

一时间,监狱的人都塞满了!就连他自己的门生、户部主事李希圣,也因牵连,被他毫不留情地送上了断头台。

这起宝钞舞弊案,最终惩处了数十名高级官员,抄没的家产折合白银数百万两,财政腐败被肃顺强力打击,此后,再无官员敢触碰红线。

背后,有官员抱怨“肃顺手段太过狠辣”,而肃顺却坦然直言:“对于贪官污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振朝纲!”

【顺天科场案:铁腕整治科考舞弊】

肃顺的铁腕,同样鲜明地体现在处理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舞弊案上,

这一案件,他直接将朝中宰相送上了断头台。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舞弊案,又称戊午科场案。

这一年,顺天乡试发榜后,坊间突然流传起“有钱的戏子当大官”的说法。

这句话是对京剧演员平龄考中举人的辛辣讽刺。

在古代,唱戏之人属于下九流,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会学唱戏,普遍被认为是没文化的群体。

然而,京剧演员平龄竟然中了举人,此事本身极具新闻价值,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议论。

御史孟传金听闻此事后,经过深入了解,写了一份奏折,向咸丰帝禀明此次乡试存在舞弊问题。

咸丰看到折子后,又气又恼:“玛滴!唱戏的戏子唱得好也就罢了,难道还能是学霸?

这不是摆明寒碜我大清无人吗?让戏子登上了科举的台面。”

在古代,戏子社会地位极低,远不像现代这般众星捧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