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计救左宗棠】
咸丰九年(1859年)春,草长莺飞时节。
肃顺,此时已升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要职,同时身兼御前大臣。
一日午后,肃顺刚吃完饭,翘着二郎腿,正悠然品着茶。
“哒哒哒”脚步声传来,门帘一挑,幕僚沈敬庭走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皇上要斩左宗棠!”
(左宗棠,这位来自湖南的才俊,日后成为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其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名垂青史。)
但此刻,他还是无名之辈,不过是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
“怎么?”肃顺听闻此言,手中端着的茶盏停在半空,“沈先生,你从何处听到的消息?”
“大人,我与左宗棠交情匪浅。受朋友所托,特来恳请大人出手搭救宗棠。
他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沈先生,快说说左宗棠出了何事?”
肃顺通过与湖南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交往,知晓左宗棠才华出众,对他略有了解。
肃顺虽是旗人,却与湖南这帮汉人关系颇为融洽。
他向来看不起八旗子弟和绿营兵,对这些无能之辈嗤之以鼻,全力支持这些湖南帮的汉臣,发展地方武装。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左宗棠身为骆秉章的幕僚,协助骆大人处理军务。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他发现永州镇总兵樊燮存在冒领军需的情况,便如实汇报给了骆秉章。
此举激怒了樊燮,他是湖广总督官文的亲信。官文为樊燮辩解,坚称并非冒领。
相反,他还反过来弹劾左宗棠诬陷朝廷命官。
骆秉章则极力为左宗棠辩护,如此一来,总督和巡抚之间矛盾激化,
此事最终惊动了皇上,皇上一怒之下,迁怒于左宗棠,下令‘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
皇上这是想以杀左宗棠来平息总督和巡抚之间的矛盾啊。
大人,如今这事越闹越大,您若不出手相助,左宗棠必死无疑。”
“荒唐!长毛闹得正凶,他们却内部争斗!此事我管定了,我这就去面见圣上。”
肃顺是急脾气,说着起身要进宫。
“大人,大人,且慢!此事您不能直接出面保人。”沈敬庭赶忙阻拦。
“为何?”
“大人,满汉官员结交多有禁忌,况且这是皇上的密旨。
若大人贸然出面,极易引起皇上怀疑。
认为大人与湖南帮存在瓜葛,而皇上最为忌惮的,便是满汉官员拉帮结派。”
“先生,那我该如何做呢?”
“大人,您不妨找到郭嵩焘,让郭嵩焘通过其他汉族大臣,上折联举左宗棠,以此制造舆论声势。”
(郭嵩焘也是湖南牛人,湘军创建者之一,大清首位驻英法公使。)
肃顺都听呆了,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沈敬庭最后附在肃顺耳旁,“大人您如此这般,左宗棠必劫难逢生。
“妙计,沈先生果然智谋双全。”肃顺满脸微笑交口称赞。
“……”
随后,肃顺依计而行,郭嵩焘一点就透,他找到大理寺少卿潘祖荫,请求他上奏折为左宗棠求情,并送上三百两银子。
潘祖荫在奏折中,对左宗棠大加赞扬:“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
与此同时,湖北巡抚胡林翼也上奏为左宗棠开脱,在奏折中提及左宗棠智谋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