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宫秘史讲的是什么 > 第259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第3页)

第259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第3页)

一帮江湖汉子,拎着刀就冲了上去,愣是没让一粒米落入敌手。

这边胡雪岩把后勤铺得稳稳当当,那边,左宗棠的刀已经出鞘。

他定下“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死规矩:先啃北疆,北疆牧草丰美,牛羊遍地跑,打下这里,军队消费就够了,吃饱喝足,再顺天山南麓打南疆。

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前敌总指挥刘锦棠,带着湘军子弟兵扑向了古牧地,阿古柏的军队举着英国洋枪“砰砰”射击,

清军铁蹄踩着尸体往前冲,炸开城墙时,喊杀声,震得戈壁都在抖。

守将白彦虎吓得连夜跑路,连老婆孩子都扔了,乌鲁木齐没费吹灰之力就夺了回来。

转年开春,大军剑指达坂城。阿古柏的儿子带着重兵死守。

清军架起大炮猛轰,城破时,那些中亚雇佣军跪地求饶,被湘军士兵一脚踹翻:

“占我家园时,想过饶谁吗?”

吐鲁番城破那天,阿古柏正在喀什噶尔喝葡萄酒,消息传来,他手里的金杯“哐当”落地——

他以为靠英、俄撑腰就能当土皇帝,却忘了中国人护家的狠劲。

老阿着急带上火,“咯”地一声,心脏病突发,立马挂了!

阿古柏的儿子接过位子,继续与老左死磕。

这一路打下来,士兵身上的棉衣是胡雪岩从上海采买的,手里的弹药是他从洋行弄来的,

连治疟疾的药都是他请洋医生配的。

但真正撕开敌人防线的,还是左宗棠那股“不胜不归”的狠劲。

湘军士兵说,每次冲锋前,总能看到老帅站在高处,白胡子在风里飘,手里的马鞭指着敌营,那眼神比戈壁的太阳还烈。

光绪四年(1878年)初,阿古柏的儿子,被清军大炮轰成了渣渣,敌军落荒而逃,

除伊犁外,新疆全境收复。

左宗棠站在喀什噶尔城头,看着插遍大地的龙旗,给朝廷上书时,特意提了胡雪岩:“转饷筹军,功劳巨伟。”

这才有了胡雪岩的红顶子——从钱庄学徒到二品官,他成了晚清商界独一份的“红顶商人”。

只是那时没人料到,这场“沙场与商场”的联手,会让胡雪岩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没错!就是李鸿章,看着左宗棠因收复新疆声望日隆,又看着胡雪岩靠着左系势力富可敌国,眼里冒火——是金子也要化了他!

而胡雪岩还不知道,他帮左宗棠打下的江山有多稳,日后李鸿章掀翻他的浪就有多急。

此刻,新疆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左宗棠带着兵,一边打仗,一边在戈壁上栽下了那些柳树,

后来,人们干脆就叫它“左公柳”了——这名字里藏着的,全是对左大帅实打实的敬。

那年,杨昌浚沿着甘新大道溜达,一眼望过去,湘军栽的柳树都连成了片,

从甘肃一直铺到新疆,绿荫把黄沙都压了下去,老将军当场就红了眼眶,

挥笔写了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谁能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