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没想到自己也有被人扯虎皮做大旗的一天,一时间,他心里不知道是喜还是怒。
陈登又道:“此番前来,我带了千斤铁石,千斤黑石,还请使君莫要嫌弃”。
李贤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拒之门外,“北海国与徐州郡互为犄角,唇亡齿寒,如今徐州有难,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不知使君打算以何人为将?”
李贤思虑片刻之后,嘴里道:“于禁、李典颇有将才,我打算让他们试一试”。
东莱军俘获于禁、李典的时候,陈登也参与其中,此时,听闻李贤打算重用二人,他不禁疑惑道:“于禁、李典降了?”
李贤摇摇头,道“不曾”。
陈登不容置信一般目结舌:“二人未言归顺,使君便要予以重任?”
“不错”
“使君不怕他们投奔曹操吗?”
“如果李典、于禁要走,绝不会等到现在”
话虽然这么说,可仔细想起来,陈登还是觉得李贤有些过于草率了,“使君三思”。
“不妨事,于禁、李典绝不是肤浅之人,我相信他们可以作出正明智的决断”
陈登毕竟是外人,他不好过多的干涉李贤的决定,对他来说,只要李贤答应出兵,那么此行的目地就达到了。
至于何人为将,何时出发这等事情就不是陈登需要考虑的。
陈登告辞之后,李贤将徐庶唤到身边,嘴里道:“适才袁术、陶谦都派来了使者,先生以为我该如何抉择?”
“袁术狡诈,不足与谋,无论他提出什么条件,事后都难以兑现,陶谦就不同了,使君若想染指徐州,此番须得出兵相援”
徐庶就是徐庶,三言两语就说出了李贤心中所想。
李贤听罢之后微微颌首,嘴里道:“我打算抽调三千兵马南下徐州,可思来想去,军中缺乏统兵大将,我想让李典、于禁试一试,先生以为如何?”
徐庶没想到李贤竟然有这种肚量,两个降将还没有表露出归顺之意,李贤就打算重用,这样决定显然有些过于冒险了。
“李典、于禁确有将才,不过,他们是否值得一信,我却也是心中没谱”
“无妨,这一次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使君何不将他二人唤来,仔细问个明白?”
“也好,就这么办!”
说到这里,李贤吩咐一声,道:“速去把于禁、李典二人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喏!”
没过多久,于禁、李典联袂而来。
被俘之后,于禁、李典无官一身轻,他们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者李贤的每一项举措。
无论是内政还是军事,李贤的所作所为都使人颇为敬佩。
轻徭薄赋,屯田开荒,招贤纳士,每一项举措都立意深远。
闲暇的时候,二人也曾有过短暂的遗憾,为什么李贤对他二人不屑一顾?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复杂,李贤对于、李二人越是不理不睬,越是让二人生出不忿之意。
此番,陡然听闻李贤召见,无论于禁还是李典都觉得很是意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面之后,李贤开门见山,嘴里道:“袁公路意图攻伐徐州,我打算让你们领军南下,增援徐州,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于禁、李典相顾骇然,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李贤竟然敢交给他们三千兵马。